第12版:读书·汇思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3年09月18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重磅品荐
无问出处 但借山川(图)
王小柔
《同绘赤壁:与苏轼有关的图像记忆》,王一楠著,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23年6月出版。
本书插图

  在漫长的中国文化传统里,苏轼成了一个无法被遗忘的人。

  他首先是一位存在于1037年到1101年间的思想者,尽管在有生之年饱受苦与乐的拉扯,他却在其中寻获了心灵的平衡。那些荣辱升沉的极致处境使他主动或被动地造访了胜景与荒处,并留下许多吟啸徐行的痕迹。在当下社会,即便仅凭那些与苏轼相关的地标、传说或美食,这个名字也能顽强地抵抗忘却的侵蚀。除此之外,“苏轼”二字,更意味着无边的风流韵度、无数的名篇佳作、无量的文人趣味,也意味着无尽的追思讨论。对于一个生活于千年后的中国人来说,一生中总会有那么几处情境,或者那么几个时刻,他的际遇以及他曾写下的字句会不期然地跃上心头。通过咀嚼这个过去的名字,后人不断重获千般滋味。

  公元1082年的一个清冷月夜,苏轼和友人泛游赤壁。友人对于天地远阔,人却渺小,岁月无穷尽,人生而短暂的遗恨慨叹道:“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轼却超脱答道:“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江水恒流却从未流走,月有圆缺,却始终没有增减。若从易变的角度看,万事万物都在变动;若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与我们皆永恒,又何必羡慕慨叹呢!《赤壁赋》虽是以友人之名来提问,实则却是苏轼自身对于人生境遇的慨叹,在自问自答中苏轼也完成了人生态度的飞跃,他开始同自我和解,专注自我,不再被外物所扰。从此后,苏轼不只是苏轼,他已然成为超脱旷达的苏东坡。

  他不再孤寂,不再因宦海沉浮中的政治倾轧而愤懑抑郁,而是专注自我,热爱生活。他在黄州躬耕农田、漫步林间,持舟游近水,举目眺远山。无问出处,但借山川,洗涤心中淤塞。

  “苏轼”两字所包含的精神财富犹如活水衔续古今,使得“苏学”历千年而长青,衍生出文学、哲学、历史学、艺术学、心理学、养生学等诸多学科议题,并且仍源源不断地揭示出新的意义。

  中国画史中浮现出一类难以忽视的主题创作,那便是大量存世的赤壁图。有近一百幅声称创作于北宋至明代间的画作存世至今,它们均与元丰五年(1082)苏轼贬谪黄州后对赤壁的游览与书写有关,形成了“一时谪向黄州去,四海传为赤壁图”的独特艺术景观。有多元的群体参与到该主题的定制、创作及鉴藏的过程中,包括苏轼的友人、皇帝与宗亲、画院官员、文人画家、民间工匠等等。

  苏轼是一个“箭垛式人物”,他天才的创造力、曲折的经历、宽厚有趣的性格,使他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而苏轼面对逆境所采取的人生态度,也超越时空和地域的限制,总能安慰到今天的我们。

  苏轼以自己过人的文学才华写出被称为“赤壁三绝”的一词两赋,引发了后来的画家、欣赏者和书法家直接、间接的共鸣,强化了苏轼词赋的传播。赤壁是一个历史遗存,苏轼也成了遗存,成了被纪念的对象。

  赤壁是什么?赤壁在中国历史与文化中的特殊性在哪里?被赤壁吸引的苏东坡以及他的崇拜者们在与赤壁有关的文化记忆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作者王一楠的《同绘赤壁:与苏轼有关的图像记忆》,以艺术史为基础,以对图像和文本的历史语境、文化传播的深入考察为路径,对这些令人着迷的问题作出了自己的回答。她以缜密的思路和细腻的文笔,带领我们穿越一个个“决定性瞬间”,进行了一场“同绘赤壁”的旅程。

  苏轼对赤壁的书写留下了千古不尽的余音,北宋以来,有大量的文学、绘画、书法、戏剧作品不断形塑这一文化记忆,成为中国文化史中具有独特的传承、创新机制的一大表现主题。该书从回顾“赤壁之战”的历史场面起笔,分析了苏轼贬谪黄州所写的“赤壁三绝”,然后历论宋元以降各种《赤壁赋》图卷与赤壁诗意图,全面勾勒了这一主题的生成历史和发展途径,从“文图学”视角展开了对多幅图像的精彩解读,不但启人深思,也蕴含丰富的阅读趣味。

  “画船俯明镜,笑问汝为谁?”苏轼对自我的追问和思考,使得他逐渐成为中国读书人的精神典范,他的作品亦成为中华民族和汉字文化圈的经典。也因为苏轼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性,《同绘赤壁:与苏轼有关的图像记忆》不仅是研究艺术史的,也是研究心灵史的,它呈现出从北宋末期到明朝这个超长时段里,苏轼作品的流传、接受情况。从日本现代画家富冈铁斋所画的几十幅不同的苏轼画像,到九百多年后的现代人眼中的苏东坡──人们通过同绘“东坡赤壁”所传达出来的思想情感、文化趣味和时代氛围,总结出与苏轼有关的图像记忆。这是我们的文化记忆,是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

  对苏轼与赤壁的描绘,自北宋起成为持续不断的画史现象。近千年来,有大量作品表现了苏轼游览、书写赤壁的事件,其中有许多出自名家之手。一代又一代人在时间之流中走来,以各自的方式分享了共同的感受,并且留下文字和图像作为见证。不同的作品如何表现同一个主题?看似偶然遗世的画作、间隔久远的艺术代际之间,是否存在内在关联?为什么有如此庞大的群体参与到“东坡赤壁”画题的定制、创作及鉴藏过程中来?《同绘赤壁:与苏轼有关的图像记忆》以存世的百幅图像为线索,从艺术史、文学史、思想史融合的角度,梳理赤壁图像的发展脉络,阐明与图像相关的人文记忆。在关注形式差异与相似的交锋之时,本书意在阐明内在于图像中的古今共感的生命意识,探索立足中国艺术传统的图式研究模式。

  在 · 线 · 阅 · 读

  “东坡赤壁”的三个层次

  “东坡赤壁”主题在宋元时期具有特殊的象征意味,在明代成为“苏州片”工坊中热衷的题材,并在清代泛化为器物上寻常可见的工艺图案,拥有广泛的受众。其视觉形式在发展中经过多次移置变形,与水景图、渔父图、舟鹤图、观月图等主题有隐晦的交互关系,图像的纷繁表征中透露出艺术史脉络的有序性。

  在人文历史叠积与淘洗的进程中,苏轼的文化形象逐渐与赤壁的地理空间紧密联系在一起,构成了艺术主题的内在价值。这一复杂的关联至少包含如下三个层次。

  在第一重维度上,对苏轼来说,贬谪黄州的经历为他的思想转折和境界升华提供了契机。正是在这段政治命运低落的时期,他开始走向个人创造力的巅峰。《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与《后赤壁赋》是其人生哲学开始成形的见证,它们也持久地滋养了苏轼此后生命中那些平淡、喧哗以及落寞的岁月。而伴随不朽名篇的传播,苏轼这段戏剧性的人生篇章引发着他人的共鸣,从乌台诗案到赤壁突围,尤其是几次充满神秘色彩的赤壁之游,它们不断被提取、放大,以至被视作代表着苏轼跌宕人生的标志性事件;也不断被书写、描绘,从而足以在不间断的讲述中展开有关苏轼生平的鲜活、无限的记忆。

  第二重维度,对赤壁来说,经由苏轼的登临与书写,这一被沉沙湮没的三国古战场又一次跃然于历史的波涛之上,以“纪念碑”的姿态屹立于时间的长河中。无论是乌林赤壁还是黄州赤壁,都通过“东坡赤壁”的空间想象重新获得了当代意义。

  在第三重维度上,苏轼与赤壁共同作用产生的集聚效果,吸引着历朝历代士人的应和,他们反过来加强了“东坡赤壁”的吸引力。从具有普遍意义的心理动机上来看,赤壁作为三国时期的战争遗存,持续触发着游览者“一世之雄今安在”的感怀,这是由永恒不朽与稍纵即逝的较量引发的对生命有限性的焦虑,它也贯穿于中国古典文化始终。面对这种压倒性的自然伟力,苏轼的“赤壁三绝”意图重拾人的主体尊严,为充满桎梏的性灵开辟一方可以自由舒展的天地,它是一种个人化的排解,同时具有超越个体经验的生命关怀。尽管三国战事与苏轼皆属于过去,但对过去的纪念和对共同经验的沉思串联起了此刻与未来、在场者与后来者。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