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历史文献中,“前四史”是纪传体史书的卓越代表,也是史学家研究先秦、两汉至三国时期历史的重要史料依据。《前四史解读》抛砖引玉,主要内容包括作者介绍、成书过程、体例特点、内容特征、注释评价、文献价值、流传过程等,为准确、全面研究“前四史”提供了帮助。
如果说被历朝历代尊崇为“正史”的“二十四史”是史书之冠,那么“前四史”可以说是“二十四史”中的“天花板”。“前四史”基本是个人修纂,比起后世的官修史书来,修史者自己的态度展现得更充分。
对于普通人来说,古代典籍汗牛充栋,且大多艰涩难啃,“一篇读罢头飞雪”。其实历史是能够写得很好玩的,可以既把史实叙述清楚,又不让人感到枯燥乏味,有想要合上书的冲动。
数千年的历史风云中,文士斗智,武夫角力,上演了一幕又一幕刀光剑影的历史活剧。然而时光的利剑无情地销蚀了鲜活的历史,昔日运筹帷幄、跃马横刀的英雄豪杰早已成了历史的匆匆过客。要想读懂、读通《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尚需一本优质的入门读物帮你快速“入坑”,它就是《前四史解读》。
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
《史记》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史学价值、思想深度、文学水平等方面的贡献及地位均属一骑绝尘。司马迁创立了以人物传记为中心的纪传体史书体裁,其发凡起例之功不仅局限于历史编纂学,在中国文化史上也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刘邦和项羽是历史中两位著名人物,司马迁选取典型事例写出他们各自不同的性格特点,在这种描述中又可见其不同的人生归宿。沛里痛饮、击筑高唱《大风歌》、鸿门宴、垓下被围、乌江自刎……这些精彩情节如珠玉相串,美不胜收,贯串而成《高祖本纪》《项羽本纪》,展示了司马迁极高的文学技巧。
《史记》面世后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波,在流传过程中影响深远。不仅在中国古代历朝历代乃至现当代影响甚巨,而且“文化输出”到了日本、欧洲等地。
取材于《史记·赵世家》的杂剧《赵氏孤儿》在法、英等国的影响颇具代表性。传教士马若瑟将《赵氏孤儿》传入法国,伦敦出版商竞相抢译。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将其改编为《中国孤儿》剧本,在巴黎上演后引起轰动,把中国文化热推向了新高潮。他把从《史记》、从东方文明中汲取的理性、智慧、道德等人文主义因素,用作启蒙的理论工具,以及对中世纪神学进行斗争的武器。
断代为史 正史典范
《汉书》在文学上,无论是文坛高手班固的辞赋还是其中载录的西汉文章,都深刻地影响着后世文人学士。
三国鼎立时期,军事、政治竞争激烈,江东孙权非常重视对太子孙登的调教,就以《汉书》作为基本素材来教习孙登,使其“习知近代之事”。建立后赵政权的羯族首领石勒凶狠强悍,戎马倥偬之余对《汉书》情有独钟,时常让人为他读此书。他看重《汉书》并非附庸风雅、怡情冶性,而是从中汲取历史教训。柳宗元对《汉书》在文学上的贡献大加赞赏。黄庭坚极为推崇《汉书》的文采和精神旨趣,一有闲暇即研读,友人相聚也以读《汉书》为乐趣,简直到了须臾不可或缺的地步。朱熹不仅要求弟子读《汉书》,而且要求对其重点内容心记口诵。
贵德义 薄公卿
史书是撰述者思想、品格及意志相当程度上的体现。《史记》愤世嫉俗,激情四溢,无疑与太史公残酷的人生遭遇有关;《汉书》的正统、缜密也与班固兰台令史、皇帝高级侍从的身份密切关联;而《后汉书》的作者范晔不是史官,且所处的南朝刘宋与东汉相隔数代,忌讳较少,著史时身处远离政治漩涡的宣城,能潜心以新的视角审视历史。范晔本人率性任诞、不拘礼法、鄙视权贵、重节尚义,在《后汉书》中体现出贵德义、薄公卿的特点也就顺理成章了。
《后汉书》虽然是记述东汉历史的基本材料,然而从史料学角度而言存在明显的不足。其一,只有纪、传,不作表,使后人对后汉许多纷繁复杂历史内容的了解加大了难度,影响到史书的价值;其二,范晔过多地着眼于东汉“士”阶层,许多内容围绕这一群体展开,对下层民众的记载则显得过于薄弱,这点与《史记》比较尤为相形见绌;其三,《后汉书》中有关农民起义的史料相对匮乏。在这一点上,班固、范晔与司马迁相较均大为逊色。
权谋对决 三国鼎立
在《二十四史》中,就影响中国文化的广度而言,《三国志》首屈一指。形成这种局面,至少有如下两方面的原因:其一,三国历史错综复杂,角力斗智扣人心弦,英雄人物众多,富于趣味性,尤其符合俗文化的趣味;其二,三国之中蜀汉帝胄正统与曹魏“奸相”、孙吴豪主间的对立,为后世尤其宋以后正统观念的教化及其普及提供了极好的素材。
在文学上,《三国志》不如《史记》自然生动,也不如《汉书》周到缜密,其突出特点是简洁,着墨不多却能勾勒出事件的情节及人物神态,脍炙人口的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的许多场景就直接从《三国志》中演化而来,具有经久不衰的魅力。
在体例上,作者陈寿将魏、蜀、吴三国同等看待,书名即定为《三国志》;内容上,对三国历史如实记述,评价人物能越出政治集团的畛域,主要以才能和功绩作为衡量标准。
在·线·阅·读
不朽文章骨 长垂山水清
“言之无文,行之不远”,历史文献尤其如此。《汉书》的文章历来受到人们称颂,成为文人士子学习的典范。据《汉书人名索引》统计,《汉书》中提到人物达7022人,班固以传神之笔描绘了很多人物形象。
《苏武传》记述了苏武坚贞不渝的气节。武帝天汉时,苏武以中郎将身份奉使持节出使匈奴,结果被匈奴扣留19年,“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皆白”。班固详细记述了苏武在匈奴不顾威胁利诱、矢志守节的非凡经历。苏武被拘后,单于派汉降臣张胜、卫律劝降,许以高官厚禄,遭苏武痛斥拒绝。单于无计可施,让他到人迹罕至的北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牧羊,所牧全是公羊,对苏武说,待所牧之羊生下羊羔之后就可回汉,实则让他断绝回汉的念头。
在生活极端艰苦、归汉绝对无望的情况下,苏武在荒无人烟的旷野上坚强地生活着,汉节从不离手,以致节旄尽落。
在《苏武传》中,班固通过李陵与苏武交往的描写,反衬了苏武凛然不可犯的气节,又可看出李陵备受煎熬的无奈灵魂。李陵与苏武曾为同朝侍中,孤军远征匈奴被俘,开始拒不投降,而武帝一开始就认定李陵变节投降,司马迁因说公道话而被残酷地处以腐刑。后来武帝又听信传闻说李陵在匈奴“教习”单于士兵“以备汉军”,其实是投降匈奴的塞外都尉李绪所为,武帝不辨真伪,将李陵灭族,“母、弟、妻、子皆伏诛”,在受到这种极端不公正待遇、无家可归的情况下,李陵不得已投降了匈奴。单于知道李陵与苏武素有交情,派李陵劝降。李陵开始不敢见苏武,后联系自己悲惨的身世遭遇,劝苏武说:“子卿(苏武字)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 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 且陛下春秋高,法令无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 愿听陵计,勿复有云。”其时苏武被拘已十数年,与汉音信不通,家眷情形更不知晓,苏武回答说:“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勿复再言!”苏武将个人的一切置之度外,志坚如磐石,回答李陵之言掷地有声。李陵负汉投降虽事出有因,但毕竟有亏大节,他听了苏武之言后无地自容,羞愧难当,涕如雨下,感到罪孽深重,喟然叹说:“嗟乎,义士! 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