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开家长会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但一个家长会连开3天、每天6小时,这听起来多少有点令人瞠目。近日,四川成都一小学通知2023级新生家长参加一场这样“持久”的培训会,并建议家长“准时参培、全程参培,并做好笔记”。尽管校方后来解释,不强制家长全程参加,但此举仍然在网上引发广泛讨论。
教育从来不只是学校的责任,也是家庭的责任,即“家校共育”。客观看,学校通过召开家长培训会,引导和督促家长更好地教育孩子,是一件好事。但真正引起争议的,并非“家校共育”本身,而是这种缺少灵活性的、“集中突击”的方式。
随着时代发展、教育观念更新,“家校共育”作为教育关键词已经深入人心,但学校的教育想法不可能与每一位家长都达成共识,因此常常会产生观念冲突和争议。比如,家长会时不时“超标”“过载”,频次多了、内容变了,分享会、沟通会一大堆;还有的学校要求家长值日、打扫卫生、参与早读、批改作业等,家长分身乏术、有苦难言。这些争议、吐槽,不仅是沟通的偏差、理解的偏差,也是家校关系没有理顺、家长与教师的位置没有摆正的体现。在教育孩子这条路上,学校、老师和家长是一场尊重与信任的“长久奔赴”。学校不能一股脑儿“派任务给家长”,家长也不能“一切都交给老师”,相互尊重、相互包容、携手同行,才能达到“1+1>2”的效果。
教育,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家校共育,是长期的课题,不可能通过一次培训、一个任务一蹴而就。缓解教育焦虑、增进家校合作,不妨细水长流,把功夫下在平常、下在细处。真正的家校合作,需要尽可能调动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热情,获得家长对学校管理和发展的认同,也需要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目标,在学校与家长之间架起一座心意相通的桥梁。
教育孩子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共同的责任,大家是围绕一个奋斗目标的“好队友”。多一些细化的手段,多一些商量的氛围,多一些讨论的渠道,家校瞄准同一个目标、保持同一个步调,才能给孩子一个好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