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大爱,播撒希望,让绝望中等待的人们看到曙光;有一种善举,引向新生,让生命突破了生与死的藩篱,这就是器官捐献。
近日,在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公布的2022年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服务项目中,天津市红十字会推荐的天津医科大学“愿为星火 与你同行”──人体器官捐献科普宣传志愿服务体系创建计划获得立项,全国仅10个项目获得国家级资助。
人体器官捐献志愿服务项目致力于大力宣传普及人体器官捐献知识,增加人民群众对人体器官捐献行为的认同感,形成公民自愿捐献器官的社会氛围和良性互动。
众多申报者中,该项目为何选中天津医科大学?天医获批的这一计划,现在开展情况如何?目前,我市高校学生等年轻人群对人体器官捐献这类善举的认知态度及捐献意愿是怎样的?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连日来展开了走访。
他们这样看待 愿为“星火”,推动实现“生命接力”
3月17日下午,天津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阶梯教室内座无虚席,天津医科大学“愿为星火 与你同行”──人体器官捐献科普宣传志愿服务体系创建计划的今年首场高校巡讲宣传线下活动在这里举办,同时开展急救培训等由天财管科学院与天医护理学院共建的“‘救’在身边,守‘护’生命”主题活动。
活动中,工作人员向学生们讲解了人体器官、角膜、遗体捐献的相关知识和意义,如何登记捐献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具体开展的工作和发展过程等,为前来咨询有关人体器官、角膜、遗体捐献事宜的学生答疑解惑。分发的宣传资料帮助在校大学生了解了器官捐献的概念,认识到器官捐献等工作的意义,以及如何为需要的人提供更多生的机会等。
“在校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其对人体器官捐献的认知态度及捐献意愿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家庭乃至社会对人体器官捐献事业的态度。”该活动主要负责人、天津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教师陈忱告诉记者,此计划以生命教育为核心,充分发挥该校生命意义博爱教育基地作用,通过开展生命意义特别思政课、科普宣传、科普展览、捐献者家属讲述经历故事和志愿服务等系列活动,着力引导全社会成员特别是大学生群体了解人体器官捐献理念知识,积极加入到捐献志愿者行列中,扎实推动人体器官捐献工作开展。
天财管科学院学生小刘,便是参加此次活动后,在线上报名登记人体器官捐献的。
“通过活动中老师们清晰的讲解,我对器官捐献的知识和意义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思考,这是‘生命接力’的伟大善举,不仅能够救助别人,还能用于医学研究,是‘在生命尽头为社会作最后一次贡献’的好事。我愿意加入这支队伍,帮助有需要的人。”小刘跟记者说,这个决定并非心血来潮,而是与家人商量后的深思熟虑。他表示,之前因为学院的相关宣传,他主动了解过器官捐献的信息,认识到器官捐献能让危重患者减少等待时间、延续生命,让更多人再次感受世间的温暖和美好,并和父母就此讨论过,其父母十分开明,也认为“这是一件非常有价值的事情”,且支持他去做。参加此活动后,小刘坚定了这一想法,与父母商议后,就进行线上登记,立志成为器官捐献志愿者队伍中的一员。
“愿人人尽我所能,像小刘一样,如一团团星星之火助燃志愿之光。”陈忱表示,人体器官捐献事业是挽救垂危生命、弘扬人间大爱、彰显社会文明进步的高尚事业,也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大学生能成为生前就签订器官捐献的志愿者,具有引领意义,同时也需要全社会人员方方面面的支持和参与。
陈忱说,清明节后他们还将继续深入我市多所高校、公共场所、学校周边社区等进行科普宣传,“我们将通过专业化培训,组建一支生命教育宣传志愿者团队,除了开展高校巡讲宣传活动,也充分发挥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功效,深入合作共建中小学开展活动,推动生命教育进校园;在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展示科普作品、发放宣传材料、进行公益咨询等;在街道、社区等开展科普活动,面向社区居民宣讲、答疑等,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宣传,推出优秀科普宣传作品,形成品牌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全社会共同参与支持、构建人体器官捐献志愿服务体系、实现‘生命接力’的目标。”
年轻人在行动 我市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者中,30岁以下者占比近一半
在传统观念里,“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而现在,像小刘这样,不少年轻人的观念正在发生改变,他们并不讳言生死,敢于直面人生,以平和的心态提前规划“身后事”──立遗嘱,讨论器官、角膜及遗体捐献等。
“近几年,咨询人体器官捐献和遗体捐献的人越来越多,年轻化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对于遗体器官捐献事业,年轻人接受度越来越高。”天津市红十字会的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燕敏对此深有感触。她告诉记者,我市人体器官捐献工作自2010年开始启动,是国内首批被确定为人体器官捐献工作试点的城市,今年是《天津市人体器官捐献条例》颁布施行十周年,在各方大力推动下,我市人民群众对人体器官捐献的认同度有了很大提高。目前全市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累计已达69830人,完成器官捐献1421人,挽救了数千人的生命。我市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者中,18岁至29岁者32775人,占比达47%。
燕敏表示,打破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不是件容易的事,她现在工作中也会遇到被拒之门外的情况,目前器官捐献工作仍面临许多困难、依旧任重道远,但能明显感觉到如今的工作处境已经比以前好了很多,每年清明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前后,还会出现志愿者登记的小高潮。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在前人的感召下,加入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的队伍,愿意去世后为别人点亮生命希望、完成“生命的接力”。
年轻人为何对于捐献器官、遗体、角膜、造血干细胞会抱着更积极的态度?在燕敏看来,一个个感人的故事背后,这与天津在全国率先构建起较为科学、合理、管用的人体器官捐献工作体系紧密相关,也和多年来市红十字会和高校联合开展形式多样生命教育宣传活动,以及我市对奉献者缅怀追思等纪念活动的举办密不可分。
高校在行动 高校生命教育宣传活动,助力“生命馈赠”
受访者们表示,希望通过广泛开展生命教育宣传活动等,使人们特别是大学生群体对器官捐献能有更多了解,从而在大家心里“种”下一颗“种子”,有朝一日这颗“种子”结出爱的“果实”,惠及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愿为星火 与你同行”──人体器官捐献科普宣传志愿服务体系创建计划选择天财管科学院作为活动首站,而且涌现了像小刘这样申请登记成为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该学院学工办副主任刘欣雨认为,这与学院一向重视生命教育有关。她介绍说,生命教育是人生“必修课”,该学院通过与天津医科大学共建生命教育活动,以及学院开展“接纳自我”专题讲座、“心怀希望 向阳生长”主题班会等活动,形成“社—校—班—宿”四级联动机制,引导学生懂得尊重生命、理解生命、热爱生命,积极对待生活,独立健康生存发展,在彼此间呵护和感恩生命。
在陈忱看来,之所以天津医科大学此次能获批人体器官捐献志愿服务项目,与该校一直以来都将生命教育作为全面培养学生的重要环节息息相关。
3月22日,天津医科大学携手市红十字会举办第22次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采血入库活动,当日共有505名志愿者血样载入中华骨髓库,这是自此活动举办以来单次捐献人数最多的一次,学校近50%的大一新生伸出臂弯献出热血,在校园内掀起了一场“用生命火种点燃希望之光”的爱心热潮,天医学子以8毫升血样致敬生命中的十万分之一,用赤子医心诠释一个有温度的职业。
“作为最早在全国发起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入库活动的高校,自2002年起,我校共有7557名志愿者血样载入中华骨髓库;从2005年第一例捐献成功,迄今已有48名天医青年志愿者爱心接力,成功挽救多地白血病患者的生命。学校成为天津市第一所集体捐献、拥有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和采血入库比例最多的单位,成功捐献的比例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5倍,占全市成功捐献比例的12.8%。在天津,每8名成功配型捐献者就有一位来自天津医科大学,被誉为是在用‘热血标记一个有温度的职业’。”天津医科大学团委书记林怡告诉记者,4月份该校继续深耕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服务项目,借力和平区区域化团建工作群,向社会发起组织开展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采血入库活动,倡议18岁到45岁的健康成年人积极参与,为更多患者带来生的希望。
社会在行动
举办缅怀纪念活动
不负捐献者大爱
为缅怀和纪念遗体和器官捐献者,清明到来之际,多部门举办了多种形式致敬活动──
“今天我们齐聚于此,是为了送别一群特殊的老师。遗体捐献者,在医学界被尊称为‘大体老师’‘无语良师’等,尽管身份、背景不同,但他们却做出了一个相同的决定:慷慨捐体助力医学事业,引领医学生步入神圣殿堂,以逝者之躯启迪在生之人。”3月1日,41位完成教学任务的“大体老师”由殡仪车缓缓送出天津医科大学,遗体捐献者家属、市红十字会志愿者、天津医科大学师生鞠躬送行,这是我市首次为遗体捐献者举办送别仪式。
“多年来,天医学子从解剖课致敬‘大体老师’到前往捐献者告别仪式现场迎‘大体老师’回‘家’。今天,当‘大体老师’完成光荣使命,我们怀着真挚的敬意,于此守护,希望送他们最后一程,祝他们一路走好……”闻听此言,部分遗体捐献者家属已抑制不住地流下泪来。
3月21日,天津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护理学院师生代表赴元宝山庄联合开展“传承奉献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清明追思纪念活动,共同缅怀那些为医学教育事业作出贡献、使病患重获新生的遗体及人体器官捐献者。活动中,师生们面向刻满遗体捐献者名字的“奉献”纪念碑默哀,依次向纪念碑鞠躬献花致敬。护理学院的同学们动情朗诵诗歌《生命的礼物》,深情表达着对遗体捐献者的尊敬与哀思。
3月31日上午,由天津医科大学主办,市民政局、市红十字会等单位共同组织,主题为“礼赞生命回归自然 感恩奉献大爱延续”的首届“永生缘”遗体捐献者节地生态安葬活动在憩园公墓开展,共同为“大体老师”举行生态葬集体安葬仪式。活动中,各界代表向在此安息的逝者敬献鲜花、默哀致敬,感谢“大体老师”的奉献与博爱,并向捐献者家属表示衷心感谢。
“2022年我市首次将‘大体老师’进行实名火化后,今天是50年来首次逐一为其进行生态葬。这种安置方式,既符合节约环保的殡葬要求,又体现了对捐献者的尊重,还表达了对生命的敬畏之心。”天津医科大学学工部教师张诗晨告诉记者,天津医科大学是最早开展遗体捐献接受工作的医学院校之一,学校十分重视遗体捐献接受工作,师生对“大体老师”有深厚的感激之情。近年来,此项工作进一步完善:通过组织学生参加遗体捐献者的告别仪式、走访遗体捐献者家属、为遗体捐献者子女助学圆梦等多种形式,进行生命意义教育;继3月1日组织师生为“大体老师”送别后,在天津市殡仪墓地事务服务中心的大力支持下,为88位完成教学工作的遗体捐献者举办生态安葬活动,使遗体捐献接受工作更规范、严谨、文明。
参加此次活动的医学生纷纷表示,从“大体老师”身上感受到救死扶伤的深刻内涵,他们用自己的身体给医学提供了进步的阶梯,也时刻提醒着未来的白衣天使们所肩负的责任。
缅怀人体器官、遗体及眼角膜捐献者,铭记他们的奉献,对于告慰捐献者家属,传递“自愿无偿、高尚利他”的捐献理念具有重要意义。
“捐献者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道、博爱和奉献的真谛,也应赢得更多人的尊重。”遗体捐献者家属、市红十字人体器官捐献志愿服务大队副队长邢蕴静的伯父和父母都是遗体捐献者,他本人也于2017年登记成为遗体和眼角膜捐献志愿者。他表示,捐献出亲人遗体后,遗体捐献者家属都会期盼亲人能受到善待、得到尊重,以不负他们留在人间的无私大爱。但之前遗体捐献者家属寻访亲人归处,答案总是“统一处理”,令人心存遗憾。在各界努力下,如今遗体捐献者实现了实名火化,又举办仪式为逝者送行、进行生态葬,他作为遗体捐献者家属表示感谢,也表示这样的送行仪式更表达了对遗体捐献者的善待和尊重。
“当一个人的生命衰竭时,将器官无偿捐献,使他人获得重生,这不仅是自身生命的一种延续,更是爱的传递,也是留给社会最后的‘生命礼物’,为人世间崇高的善举。”燕敏坦言,尽管目前我国公众器官捐献意愿和理念认知呈逐年上升趋势,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者近几年开始以几何倍数增长,但目前我国每年需要器官捐献的终末期患者有30多万人,而每年实际完成器官捐献者仅有1万多人。欣慰的是,随着社会进步与思想开放,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能自愿在器官捐献志愿者登记网上登记自己的信息,成为捐献登记的“主力军”,“期待随着宣传力度的不断加大和年轻人的加入,器官捐献被更多人接受,给人们带来深刻的生命启示和教育价值,助推越来越多的人将器官捐献看成是一种拯救生命、传递大爱的社会文明自觉。”燕敏说。
有主动进行采样、自愿入库者,自然也有实现“生命接力”、用爱“续航”者。
3月29日,大一时就参加了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采血入库活动的天津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大四学生庞家颖兑现了自己的承诺:她捐献的造血干细胞作为“生命火种”送到远方,助患者获得重生。“学校的教育、家人的影响还有我曾多次参加无偿献血等志愿服务活动,让我认识到为社会贡献爱心和力量,让别人受益同时自己也会很开心,并逐渐在这些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庞家颖说。
高校除了面向自己学生,也会联合其他高校联动开展生命教育主题活动。
3月26日,天津医科大学医学人文学院与南开大学医学院共同开展“天医南开学子互访,致敬前辈先贤”的思政实践教学活动,两校临床医学专业的师生代表通过互学互访,感悟科学精神和医学人文精神。
“在天医的朱宪彝纪念馆和生命意义展厅,朱宪彝老校长的事迹和其‘四献’精神深深打动了我们在场每一个人,这是一堂精彩纷呈又意义深刻的生命教育课。”南开大学医学院医学人文教研室教师徐汉辉表示。“每年清明,医学院的师生都会专门缅怀那些遗体捐献者,感恩他们对医学事业的奉献。在天津医科大学生命意义展厅,这些捐献者的故事被记录了下来。我们从捐献者的身上看到博大胸怀、无私大爱,生命文化也因此得以延续、升华。”天津医科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医学伦理与法学系教师唐健说。
4月1日,“感恩遇见生命,致敬无言良师”2023年清明节主题生命教育活动在天津大学医学部举办,天津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智能医学工程专业和南开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代表聆听人体器官捐献志愿服务队志愿者讲述捐献者的感人事迹,并共同向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者致敬默哀,深切缅怀“无言良师”。
“对于医学生来说,被医学界尊称为‘无言良师’的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者,正是求学路上陪伴我们锤炼医术的‘无声讲述者’和感知生命的‘领路人’。作为离器官捐献最近的群体之一,我们更应铭记他们为拯救生命和推动医学发展作出的贡献,并将自己打造为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卓越医学人才,不辜负这跨越生死的传道授业之恩。”天大临床医学专业2021级本科生李明慧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