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满庭芳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3年02月14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群英会》:
名剧伴京剧同行(上) (图)
刘连群

  《群英会》是我国最优秀的古典名剧之一。此剧历史悠久,人物于史有据,内容于书有依,舞台呈现于戏有源,伴随京剧艺术的兴起、发展历程,源远流长,传唱不息。

  早在公元1790年,三庆、四喜、和春、春台等四大徽调班社先后进京,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徽汉合流和皮黄交融,完成京剧艺术的嬗变历程,各个班社争相编演新戏,三庆班推出代表作《三国志》,共计三十六本,其中的八本《赤壁鏖兵》,就包含《群英会》。清代同治、光绪年间名伶“十三绝”画像,程长庚饰鲁肃,徐小香饰周瑜,卢胜奎饰诸葛亮,均是此戏中的重要人物。卢胜奎还是《三国志》的编剧,只是他的扮相取自年代晚些的《雍凉关》(一说《战北原》或《空城计》)。

  ● 名剧与古典文学名著

  《赤壁鏖兵》的剧情内容,见于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至第五十回。

  戏曲与文学名著的关系,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在中国戏曲史上,优秀的戏曲作品代表了一个时代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跻身文学名著的行列;二是在文学名著成书之前,相关的故事和人物已经在戏曲和说唱文学当中流传,戏曲为名著的诞生提供了素材;三是许多戏曲作品改编自文学名著,用戏剧再现了名著中的场景和情节。《赤壁鏖兵》乃至《三国志》等戏与《三国演义》的关系,兼具后两种形式,在某种程度上可谓书出之于戏,戏又出之于书。

  《三国演义》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小说,也是长篇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全称是《三国志通俗演义》,旧题“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本贯中编次”,意指对陈寿编撰的史书加以通俗的演述。作为一部历史小说,取材于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国的历史,素材来自两方面,一类是史书,一类是民间和文人关于三国故事的创作,后者在民间久有流传,隋代的文艺表演中已有“三国”的节目,据杜宝《大业拾遗记》载,隋炀帝看水上杂戏,就有曹操谯水击蛟、刘备檀溪跃马等内容。唐朝李商隐《骄儿诗》中,可以看到用三国人物作为笑谑的材料。宋元时代,三国人物已由民间艺人带上讲台或舞台,北宋“说三分”(即说三国故事)是“说话”中的独立科目之一,出现了专说“三分”的著名艺人。金院本、元杂剧也常常搬演三国故事,陶宗仪的《南村辍耕录》曾载有《赤壁鏖兵》等多种金院本剧目。现存元杂剧“三国戏”剧本十种,仅存戏曲或剧目的有二十余种,其中有《七星坛诸葛借风》等。还有元明间无名氏作家作品,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许多特点与元杂剧相近,有《诸葛亮火烧战船》等多种。徐扶明在《元代杂剧艺术》一书中指出:“众多的元杂剧剧本,对一些明清小说的创作,也提供了初步基础。比如,《三国演义》中桃园结义、连环计、过五关斩六将、三顾茅庐、博望烧屯、诸葛祭风、赤壁鏖兵、单刀会、白帝城托孤、五丈原之类的情节,在元杂剧的三国戏中都已具备了。《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大约元末明初人)又是杂剧作家,写过《风云会》《连环谏》《蜚虎子》杂剧。那么,他编写的《三国演义》,曾参考他所熟悉的元杂剧中的三国戏,这是很自然的事。”

  名著成书以后,思想内容和情节人物都比以前的民间文学有了很大的提高,所以戏曲在发展中又不断从这些名著取材,由此《三国演义》生发出新的“三国戏”。在陶君起编撰的《京剧剧目初探》(1963年增订本)中就记载了155种“三国故事戏”。

  《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其叙述了百年的历史,描绘了众多的人物和纷繁复杂的事件,通过惊心动魄的政治、军事斗争,塑造了一批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运用生动的细节描绘,凸显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并以各自不同的言行显现出来。如在赤壁之战的描写上,《三国志》记赤壁之战极为简略,而《三国演义》以七到八回的篇幅把战争场面渲染得波澜壮阔,淋漓尽致。胡适《三国演义序》说:“此书中最精彩、最有趣味的部分在于赤壁之战的前后,从诸葛亮舌战群儒起,到三气周瑜为止。三国的人才都会聚在这一块,‘三分’的局面也定于这一个短时期,所以演义家尽力使用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打破历史事实的束缚,故能把这个时期写得很热闹。”龙虎风云,群英聚会,也引发了戏场的“热闹”与精彩。

  ● “午夜挑灯修史剧”

  《三国演义》问世以后,带动了历史小说的创作繁荣,同时戏剧、曲艺等文艺形式也以《三国演义》内容为题材,进行了大量创作和改编,“三国戏”更是步入了“戏出之于书”的阶段。从书上文字转化为舞台艺术形象,第一步是编撰一剧之本,为此先后有两位也是两代京剧前辈艺术家功不可没。

  第一位就是“十三绝”之一、被誉为“活孔明”的老生演员卢胜奎。他原本出生于仕宦之家,曾在北京的衙门中任文书之职,因喜好京剧,初以票友身份演戏,后被程长庚约入三庆班协助编排新戏,班社中人因他能创排整台的大戏,故而戏称“卢台子”。他熟读史书,精于文学,通晓戏场,在编剧手法上能够突破传奇剧目的陈规旧制,编出的本子容易整场排演,因此得以流传。他编写的《三国志》连台本戏,经他和程长庚、徐小香、钱宝峰、杨月楼、黄润甫、刘赶三等名角演出,轰动一时。剧中,从曹操挥师南下到败走华容一段,包括《舌战群儒》《激权激瑜》《临江会》《群英会》《横槊赋诗》《借东风》《烧战船》《华容道》八本,合称《赤壁鏖兵》。后此剧的手抄本被送给班社中的老生演员周长山。

  1878年,卢胜奎56岁,在北京宣武门外桐梓胡同萧家收了一名新生儿为义子,赠名“长华”。当时其恐不会想到,正是此子多年后让他的传世之作长葆风华,成就了一戏融入两代人心血和才智的佳话。

  萧长华九岁入私塾读书,两年后投师学艺,先学老生,后工文丑,曾搭过当时许多名角的班社。1902年,与名小生王楞仙合演《群英会》,饰蒋干,即“深得赞许,声名日重”。1904年,应喜连成科班主持人叶春善之聘,出任总教习,“除教丑角外,生、旦、净行各戏也都教授”。1907年,准备给头科“喜”字班的学生排演《赤壁鏖兵》,因从周长山先生手里得到的抄本不仅不够完整,而且残缺不全,于是担负起了修复整理的重任。他把整理过程中所做的工作,归纳为“攒”“择”“补”“改”“删”五个字,包括收集资料、填残补缺、清理头绪、剪裁枝蔓,基本概括了整理传统剧目──尤其是优秀传统剧目的主要内容。

  以“攒”字为例,就是遵效卢胜奎先生的做法,以《三国演义》为据,把东一片西一片的旧本子拼凑在一起,一场一场地攒起来,然后参看书文,逐字逐句地核对订正,主要是顺复本子的原来面目,校讹正误。由于面对的是手抄本,当望着模糊或缺失的字迹生疑时,只能多方思索,请教,印证,而不能主观臆测,草率从事。

  整理工作过程中,还贯穿着一个“透”字。首先是对于历史、演义、戏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有透彻的了解。“三国”有正史、演义,“赤壁之战”在《三国志》等史书里有记载,演义的大关节目和许多故事与史书相符,然而又不尽相同。舞台上的三国戏,十有八九是遵袭演义而来,《赤壁鏖兵》也不例外,假如一丝不动地搬演历史,戏就必定会没戏。像这样既见于历史、又见于演义的剧目,已经在历史的基础上大大有所丰富,如萧长华先生说的“虚实相生,变化无穷,有引人入胜之处,有耐人寻味之笔”,而且舞台上的演出,又已脍炙人口,只要不违反历史真实,就不必勉强它还原历史。

  再有就是依书作剧,首先是“吃透”书,然后才有“吃透”戏。以孔明和周瑜两个历史人物的关系为例,剧中周瑜一再要杀害孔明,是孙刘阵营内部矛盾在特定条件下的表现,萧长华认为不能仅仅把他归结为胸襟狭隘,不能容人,而是“各为其主”的政治斗争,周瑜对孔明的嫉妒之心,也是从虑及国家大局而生的,起初未尝不想把孔明顺说过来,只为顺说不成,才心存谋杀之意。为此,他在“激权激瑜”一本戏里,增加了周瑜命诸葛瑾顺说孔明的一场戏,为“雄姿英发”的“三国周郎”补上了画龙点睛的一笔。

  多年后,萧长华老先生在《午夜挑灯修史剧》一文中,回顾了当年倾心尽力修订剧本的情境:“做这项工作,白天没有我的时间,不能耽误学生们的功课,就在晚上进行。(当时住在科班)每到夜深人静,学生都已入梦,我一人摆起炕桌,点上油灯,盘腿而坐,面对书文剧本,就一字一句地琢磨推敲起来……每晚,歇笔时间早在三四点钟,迟则通宵达旦……有时实在困惫,坐在那里,不觉握管伏案瞌睡起来,待等醒来,常是晨曦已照窗棂,残蜡流成一堆,墨笔按在纸上留下一记黑印儿。若逢数九,屋中无火,就与孤灯为伴,有时凝神思考,北风夺孔袭入,竟忘寒凉……”

  著名剧作家范钧宏就此文撰写“读后散记”,除了对整理、订正的观点方法及成效高度评价之外,还有感而发:“萧老在那种艰苦的环境中,那种不图名、不图利的精神,那种‘要对得起先人后辈’的横劲儿,却不能不使生活在今天的我们受到极大的感动、鼓舞和鞭策。”

  萧长华先生对《群英会》一剧的贡献,还有向喜(富)连成科班先后几科学员传授各行角色,“说全堂”。1957年拍摄电影《群英会·借东风》,他担任艺术指导,参演的大师、名家几乎都是他的学生,他自己则先后在舞台和影片中精心塑造了蒋干的经典形象,成为后学的楷模。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