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人:
邵超峰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闫 丽 本报评论员
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在生产生活各方面推进节约战略,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高质量发展、绿色循环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当下面临的重要课题。
闫丽:节约资源也是发展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必须坚持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当前,正值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阶段,天津处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对于绿色循环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邵超峰:天津正加快建设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而制造业对资源的依赖度高,如何解决资源配置问题是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技术、人才、市场,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三驾马车”,技术向哪里发展?资金往哪里投?建立什么样的市场规则?往往围绕着资源来展开。找准城市发展方向和定位,以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路径和方式,集中资源、形成合力,推动创新链、产业链和资金链三链深度融合,推动产业迈上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就能得到更充分的彰显。
闫丽:不久前,《天津市碳达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等十大行动。落实《方案》,全面节约资源是关键,要处理好利用和节约、开发和保护、整体和局部、短期和长期的关系,形成节约资源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邵超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发展的基础条件。开发与保护、开源与节流,都是围绕着资源环境禀赋条件展开的,核心是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在《方案》中,强调实施能源和碳排放的强度与总量双控,既是碳达峰的目标,也是要通过能源革命、产业转型创造碳中和的先机。短期与长期目标统筹起来,实现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动态平衡,才能更好推进可持续发展。同时,这又涉及整体与局部的关系问题。不同地区、部门、产业之间需要协作,利用不同资源禀赋来满足不同的发展需求。比如,天津优化资源布局,打造紧凑活力“津城”和创新宜居“滨城”,双城之间建设绿色生态屏障,既满足各自发展需求,也提升了生态空间总量。
闫丽:全面做好资源节约工作的关键是高效利用。无论是淘汰落后产能,还是发展循环经济,资源利用效率越高的产业,发展前景也就越好。从生产的角度看,我们如何推动资源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
邵超峰:转变的核心是以问题为导向全面推进资源领域的改革,综合运用好市场化、法治化手段,聚焦单位资源消耗的经济产出率的提高,建立体现资源稀缺程度、生态损害成本、环境污染代价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不断完善和逐步提高重点产业、重点产品的能耗、水耗、物耗标准,促进资源科学配置和节约高效利用。在推进先进制造业做大做强的过程中,我市也通过创建生态工业园区、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开展生产领域全面节约资源的探索行动。通过发展绿色循环经济,用资源和废物的循环化、减量化措施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将经济发展中那些以往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环节,通过技术转化高效利用起来,并以产业链与创新链之间的耦合来满足循环链接的需求,从而实现“产业共生”。
闫丽:节约是战略,也是行动。无论发展到什么水平,都需要倡导文明健康、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消费方式,提倡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邵超峰:除了生产,消费也是经济运行系统的重要环节。促进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需要在全社会广泛培育节约资源意识,牢固树立节约资源理念。一方面,完善激励机制,为节约点赞,对浪费“差评”,鼓励居民绿色出行、低碳生活。另一方面,推广可持续性消费理念,积极推行绿色消费、适度消费、循环消费、协调消费等消费模式,引导科学的消费观。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推进的资源节约工作格局,上下联动、左右互动,全面的资源节约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