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羊了个羊》小游戏频登热搜,成为朋友圈中最新的社交“神器”。该游戏玩法十分简单,却拥有与之不符的超高难度,运营方称其通关率不到0.1%。这款小游戏因何风靡网络,它的火爆背后又有哪些值得深思的地方?
以游戏产品的标准看,《羊了个羊》是不折不扣的小游戏。它并不需要下载独立的App,玩家在微信小程序中可直接玩。玩法上类似传统的消消乐,三个相同图案的卡牌集合在一起可被消除,消除所有卡牌即可过关。游戏第一关的难度相当于“白送”,10秒内就可通关。这些因素,让《羊了个羊》不存在上手门槛,借助微信的普及度和出色的宣传手段,其玩家数量迅速达到百万级,成为一款现象级游戏。
然而,在看似简单的游戏机制之内,运营方却在游戏中埋下了多个“坑”。首先是第二关难度陡升,不仅卡牌繁多,很多卡牌还完全被上一层遮挡,出什么样的卡面全凭运气;游戏设置了各地通关人次排行榜,进一步激起玩家的求胜心;如果玩家遇到死局,则可使用道具,但前提是将游戏转发到微信群中,使其有了诱导转发、病毒式营销之嫌。
除以上这些“坑”外,游戏内还设计了一个“大招”,那就是玩家过关失败时,可以选择观看30秒视频广告的方式“复活”,若再次失败则需从第一关重新挑战。由于之前的铺垫,绝大部分玩家都会选择观看广告,在“白送”的第一关、“地狱”的第二关、观看30秒广告之间循环。需要关注的是,该款游戏没有任何防沉迷机制,催生了大批在“循环”中熬夜“爆肝”的玩家。
与其说《羊了个羊》是款游戏,倒不如说是一场披着游戏外衣的营销。作为游戏,它在玩法、题材、美工等方面没有任何创新之处,虽然没有氪金功能,却通过道具、奖励机制和对玩家心理的拿捏,将玩家的时间转化为广告点击量,进而为运营方创收。从营销角度看,《羊了个羊》的火爆称得上是个范例;而从游戏角度而言,还是希望游戏从业者创作真正有价值的精品。即使作为营销的附属品,一款游戏也可有很多种方式赢得玩家的尊重,而不是简单粗暴地薅玩家的“羊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