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强调,要始终保持反腐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执着,保持战略定力和高压态势,一步不停歇、半步不退让,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坚决打好这场攻坚战、持久战、总体战。时下一些党员干部片面认识一体推进“三不腐”,一方面重法治轻教育,一方面对“不想腐”缺乏信心和勇气,应当引起重视。习近平总书记重视传承中华传统君子文化,2014年在北大师生座谈会上指出,“君子喻于义”“君子坦荡荡”“君子义以为质”等思想和理念具有“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文化思想为指导,重视从“第二个结合”入手,借鉴中华传统君子文化破解“不想腐”难题,进而一体推进“三不腐”。
一、借鉴“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胸怀为国建功的凌云壮志
君子人格中的家国情怀、仁爱思想、修身理念辩证统一,既相互依存,又相互成就。志之所定,心之所向,只有把握君子文化中的担当抱负要素,才能领悟其修身守廉的坚实基础和高远境界。《周易》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里向上与向善结合、修身与济世统一,既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深刻揭示,也是对传统君子文化的提纲絜领。可以具体理解为“为生民立命、为天地立心”的豪情壮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担当、“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家国情怀、“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自我超越。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也是我们战胜腐败的思想武器。胸怀“国之大者”、立志为国建功,就不会“心为物役”“己为他役”。方志敏正是因为把共产主义视为“宇宙的真理”,才能始终以廉为荣、坚守清贫。党员干部修身养廉,要仰望星空,志存高远,保持对远大理想、奋斗目标的清醒认知和执着追求;要不断追求“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精神境界,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怀着爱民、忧民、为民、惠民之心,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业之中;要在实践中不断锤炼敲打,在艰难困苦中磨砺品格,在挑战诱惑中锤炼党性。
二、借鉴“温润如玉、光而不耀”,树立秀外慧中的君子形象
《礼记》赞赏“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道德经》推崇“光而不耀,静水深流”,《论语》以为“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一言以蔽之,君子秀外慧中,谦逊低调。君子的儒雅风度彰显于同“小人”的对比中,孔子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庄子云“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山木》)。谦谦君子尤其不可无耻,孟子愤言“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公孙丑上》)。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看成是极大的耻辱”。我们借鉴君子文化,要崇尚以仁为本、以义为上、秀外慧中、谦逊低调的优良品质,鄙视颐指气使、专横跋扈、贪得无厌、“吃相”难看。一要知荣辱。突出解决荣辱观颠倒问题,不能把艰苦奋斗视为古板、把不沾不贪看成无能、把奢侈淫逸奉为时尚、把以权谋私当作“能耐”。二要存敬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我们既要敬畏法纪规矩,又要敬畏传统文化,忽视文化的作用、信仰的力量,则必然失“魂”落“魄”。三要常修身。君子之道,重在修身,以“君子慎独”“求诸于己”“为仁由己”“行己有耻”要求自己,防止陷入自我满足、自我膨胀泥淖。四要守底线。弘扬“向善向上”的君子之风,不仅严守纪律“红线”,还要把好道德“底线”,慎独慎微,慎初慎终,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三、借鉴“行而为法、言而为则”,崇尚知行合一的坦荡之风
君子坦荡荡,“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子思《中庸》),他们的行动应当成为世人遵循的法度,他们的言语应当成为世人遵守的准则。君子重在力行,“君子、小人本无常,行善事则为君子,行恶事即为小人”(吴兢《贞观政要》);君子特立独行,“周而不比”(《论语·为政》)“和而不流”(《礼记·中庸》)“群而不党”(《论语·卫灵公》);君子表里如一,“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论语·雍也》)。
坚持知行合一、贵在修身,要诚心认同“廉”的价值,“不贪为宝”,清正廉洁方能行稳致远,自觉增强拒腐定力;要始终践行“廉”的标准,以《准则》为标尺,以《条例》为戒尺,严格约束操守行为,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不做表里不一、阳奉阴违的“两面人”;要勇于担当“廉”的责任,不要轻言“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人人都是政治生态,与其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与其怨天尤人不如从我做起,不随波逐流,不羡腐比烂,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抗得住诱惑。
四、借鉴“富贵不淫、威武不屈”,弘扬刚正不阿的浩然正气
如果说“温润如玉、光而不耀”突出君子的外在风度,那“富贵不淫、威武不屈”则彰显君子的内在风骨,凸显君子的道德价值和生命意义,对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具有重要启示作用。君子风骨是处于淤泥的独善其身,“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靠修身立人,不推卸自己责任,不等候别人照亮;君子风骨是身陷逆境的忍辱负重,“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耻不能,不耻不见用”(《荀子·非十二子》);君子风骨是大义面前的勇敢抗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要与时俱进传承君子风骨,为推进“不想腐”注入强大内生动力。一要坚定自律信念,重视固本培元。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一个人的清正廉明,从根本上讲不能完全靠外部约束,而要靠自觉自律。”他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强调,要引导党员、干部把他律转化为自律,内化为日用而不觉的言行准则。我们要注重从内因上找病根,强化“不想腐”对防腐拒变的决定性作用;防止理想虚无主义、环境决定论动摇拒腐防变信念。二要崇尚“见贤思齐”,增强廉政定力。谷文昌、杨善洲为政清廉,拒绝特权,不搞特殊化、不以权谋私、不让亲属沾光,昭示在改革开放条件下依然有不想腐、能抗腐的“金刚不坏之身”。三要发扬斗争精神,彰显君子风骨。坚持“和而不同”“和而不流”“周而不比”“群而不党”,堂堂正正,光明磊落,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构建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面对歪风邪气和腐败现象敢于亮剑,拒绝“小圈子”,抵制“厚黑学”,反对“两面人”,决不允许搞“七个有之”,为构建海晏河清的政治生态作出应有贡献。
(作者分别为江西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上饶市委党校原常务副校长、教授,上饶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