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文艺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
~~~
~~~——读石英《窗外那片树林》
~~~——读王林强作品有感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4年10月31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根绿,心也会绿着
——读王林强作品有感
岳付玉

  很少见到像王林强那样痴迷绿植的,深入骨子里的那种。好像去任何地方,最先撞入他眼帘、走进他心田的,都是那抹绿。“假如我是一棵树/会始终笔直如一地站立着/会脚踩大地、枝繁叶茂地站立着/无论骨骼还是血肉/无论灵魂还是胆魄/都会带着与生俱来的深入/还有年复一年的上下求索”。这是他的诗集《人生几度》中的开篇之作。

  王林强就职于某知名国企,平日很忙。我与他因工作相识,开始只知道他主业很拼,没想到他的“副业”(文学创作)也这么出色。他十五岁开始发表作品,三年前,以全市最年轻的青年作家身份,参加了中国作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并著有《人生几度》《人生五情》《南依离开》等书。

  其中,《人生五情》汇集了他的多篇理论文章,饱含深厚的感情、豪迈的热情、洋溢的激情、满怀的豪情和一片痴情。《人生几度》则是他最新的诗歌集,记录下他心中植物的高度、情感的浓度、感悟的深度、青春的鲜度、乡愁的温度。这“五情”和“五度”,是对他四十载似水流年的深情回眸,其底色,依然是澄澈的绿。

  不管工作多忙,稍有闲暇,他都会奔向绿色的怀抱。他能听到法桐深处的私语,可以与墙边冬青共呼吸……他是他所在社区里的义务园艺师,修修剪剪、浇水施肥,乐在其中,常常忘却时间。邻居和物业,都很喜欢这位有趣的高个子园丁。

  “有时候,看到绿色,就会触摸心迹,思想会从第一眼绿开始幸福地思考。”哪怕远渡重洋,到了红海岸边的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第一眼打动他的,依然是那傲然不屈的古树。也因此,去年,当他有感而发写就的散文《沙漠中的那棵皂荚树》广受关注、被埃及十余家主流媒体陆续转译刊发时,熟悉他的人都不意外。别人写树,大多是眼中有树。他写树,是心中有树,或者他自身就是一棵树吧,他与树性灵相通。有时候不禁想,以树为知己,是林强之幸,又何曾不是绿树之幸。

  “品读林强的文章,心中竟生出一丝怜惜,他在世间火宅和红尘岸边的夹缝中顽强书写着自己的理想追求、现实境遇,以及追逐、彷徨和所有、所得、所获。”中国作协副主席阎晶明和他同是山西老乡,他懂他的追求与梦想、忧愁与眷恋。

  王林强写亲情的文字,同样引人共鸣——感怀母爱:“多希望时光/可以慢下来,再慢一些/让您停留在此刻,刚刚好的样子/如果可以,预支二十年的时光/那么我愿,用我预支的二十年/来偿还您,我永生无法报答的恩情”;献歌恩师:“有一种目光,从未离开/有一种守护,永记归途……”浓烈而纯粹的情感直击心灵,让同为人子、学子者读之潸然泪下。

  在绿的滋养下,王林强常常诗兴勃发,一日一诗,仿佛不是他在遣词觅句,而是诗词如溪自然流淌。一直很好奇,这位从晋地新田走出来的学霸,为何如此痴迷绿植?他肯定受到从事园林绿化工作的父母熏陶,从小与植物结缘,与绿色相伴。另一方面,著名作家蒋子龙道出了其中的底层逻辑:眷恋家乡,用诗留住乡情,是他创作的永恒主题。愈是离乡,愈是恋乡。离乡是人生的责任,恋乡则成为他诗才的根脉。于是,他喜欢植物,“让植物叙述生命的锦绣,把过往的忧伤格式化,遂使自己的心没有荒原”。也正是乡愁,正是植物,把他的诗作引向哲思:“只有被绿色拯救,才有辽阔的出路。”“根绿,心也会绿着;这是生命最本质的语境。”

  与绿结缘,沿着绿走路,有前程可奔赴,有岁月可回首。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