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仇宇浩)8月26日至8月30日,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在对口支援地区西藏昌都开展“天津市文旅系统对口支援昌都文化旅游交流”系列活动。其中,天津图书馆、天津美术馆分别带来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品牌活动“行走的美术馆”,以书香艺韵滋养当地学生的心灵,奏响山海情深曲。
在昌都市图书馆,天津图书馆馆员为昌都市卡若区俄洛镇第一小学的学生带来“藏韵悠长 漆扇艺彩”传统文化体验活动。活动中,学生们了解了中国漆艺的工艺和发展历史,漆扇的文化艺术价值、制作工艺,体验了漆扇的制作过程。他们先自由选择、组合颜料,将其滴入水中、稍作搅拌,待颜料自然扩散、混合,再将扇面浸入水中,以点、甩、弹、划等手法,在水面绘出图案,再晕染到扇面上。一把把体现巧思的漆扇就这样诞生了,学生们也体验到传统非遗技艺与现代艺术美学结合的魅力。
“行走的美术馆”小分队在当地3所学校开展了公益美术课堂系列活动,为学生们带来绘风筝、制龙灯等具有中国传统文化与天津特色的文化体验,并赠送美术用品、相关书籍。
此前,经天津美术馆推荐,昌都市第四高级中学6位学生的素描作品,入选了由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中国文物报社主办的“艺润童心 美育新人”喜迎新中国成立75周年少年儿童美术作品展。在昌都市第四高级中学,“行走的美术馆”小分队将参展证书送到学生手中,并结合进京参展的素描作品,带来一场素描指导课,让更多学生了解素描的发展历史、艺术特点、技法理论。
在昌都市第二初级中学,“行走的美术馆”小分队带来国家级非遗项目天津风筝魏制作技艺课。小分队为学生们讲述了天津的风筝故事,学生们则分享了当地风筝的历史和价值。
在昌都市实验小学,“行走的美术馆”小分队为学生们介绍了非遗项目龙灯。龙灯集文学、绘画、雕刻、剪纸、刺绣、音乐、戏剧于一体,寄托着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朴素的审美情趣。小分队带领学生们制作出一盏盏漂亮的小龙灯,将龙纹的美好寓意以艺术的形式传递给学生们。
这些年来,来自天津的一场场爱心书香活动、一堂堂公益美术课,丰富了当地孩子们的文化生活,不断见证着山海情深的交往、交流、交融故事。当地学生也在书香艺韵的滋养下,创作出一件件富有书香雅趣的作品,展现着他们的生活新面貌、奋斗新姿态、幸福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