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旨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法治素养和人格修养等,因此,课程具有政治性、思想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评价主要涉及价值观念、学习态度、过程表现、学业成就等多方面,贯穿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的全过程和教学的各个环节,本文主要从以评促教的方面来研究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如何发挥评价的作用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从而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
一、研读课程标准 落实核心素养目标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说明了思想品德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旨在促进初中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将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不仅是时代的呼唤,更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我国,随着新课程理念的逐步深入人心,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课程标准的重要性。初中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重要阶段,思想品德的发展和价值观念形成的黄金时期,学校一定要给予正确的帮助与引导。为适应初中生的成长需要,道德与法治课程融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相关内容,旨在促进初中生道德品质、健康心理、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养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逐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分析教材内容 把握知识脉络
教材是课程理念、目标和要求的具体体现,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主要基础,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源。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与实施,教材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更好地运用教材,这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并解决好的问题。教师要重新理解教材的意义和作用,创造性选择和使用教材。大概念教学梳理了教材内容之间的联系,建立了知识点之间的联结,将零碎的知识点呈现出一种网络状结构,从而促进知识间的迁移。利用大概念教学理论分析教材,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本质性理解,形成学科观念,达成深度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促进自我建构与自我进化,最终指向核心素养。
三、注重情境设置 激发学生主动性
初中道德与法治的学科特点是具有实践性,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在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要开发和利用好初中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将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融入到教学活动当中,不仅可以掌握牢固的知识,更能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课程实施者也要加大各个学科的相关资源的研究开发,通过与其他课程的有机联系和整合,形成教育合力。例如在《集体生活邀请我》这一节中,设计了两个情景。
这两个情景和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通过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情景,让学生感受集体的温暖,同时也引发学生的思考:集体有哪些作用,从而认识到集体的力量。
四、注重表现型评价 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研究表现型评分标准。评价标准要促进学生的学习,学生能够通过评分标准进行自评和他评,从而知道自身如何能够达到学习目标。利用评分标准明确指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和学习情况,提供有效的反馈,给学生很多有价值的学习指导,也为教师教学过程进行了修正和指引。
基于此前对教学评一体化的认知探索,结合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特征,通过对“以评促教”来引领学生深度学习,教师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一定要聚焦核心素养,教学目标要体现时代性,教学过程中要体现铸魂育人的学科特点,在教学方式上要有突破有创新,不断丰富我们的课堂教学形式,使课堂教学不断提升完善,形成良性循环,让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不断提升。天津市第七中学 邢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