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市民健康,共享美好生活”天津市健康巡讲活动2024年“健康大讲堂”第五讲日前在津南区开讲。本期“健康大讲堂”邀请天津市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免疫学专家刘学花主任医师,进行了《识别类风湿性关节炎》主题讲座。刘学花讲解了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早期识别、治疗以及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关的人体免疫功能生理和病理表现、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发病机制等医学科普知识。
刘学花表示,未经正规治疗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高致残致畸性,使患者丧失劳动能力。我国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率为0.34%至0.45%,保守估计患者超过500万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着病程的延长、残疾及功能受限发生率升高,15年及以上病程的患者致残率可高达61.3%。早期识别并规范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能避免或延缓关节残疾和畸形,从而极大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关节晨僵、压痛、肿胀是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三大典型症状。一旦四肢小关节对称性出现这些情况,特别是晨僵超过1小时,要尽快到正规医院做相关检查,医生会通过生化检验、影像检查、症状评分等进行鉴别诊断。
慢性对称性多关节炎症
类风湿病变关节特点鲜明
刘学花说,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滑膜炎为病理基础并最终可能导致关节畸形的自身免疫疾病。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病,以30岁至50岁为发病高峰,男女患病比例为1:3。类风湿性关节炎中、晚期患者可出现手指的“天鹅颈”及“纽扣花”样畸形,表现为掌指关节向尺侧偏斜(除拇指外,其余四指的远端向小指一侧偏斜),此时关节畸形不可逆,只能通过各种治疗缓解疼痛等症状,很多患者因此失去劳动能力。让类风湿患者在疾病早期甚至是超早期得到诊断是疾病控制和拥有良好生活质量的前提。
“与痛风、糖尿病足、骨关节炎等疾病的关节症状不同,类风湿性关节炎引发的关节症状以慢性、对称性、多关节炎和关节外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其好发关节还具有以下四个特征:第一,手、腕、足等四肢小关节病变多,约90%的患者有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和跖趾关节病变,多数患者以手关节炎起病。80%的患者有踝关节/距下关节、膝关节、腕关节病变。第二,一般为多关节受累,多为3个或3个以上关节。第三,关节病变呈对称发作。第四,关节症状发展较慢,通常关节肿痛症状会持续6周以上。”刘学花说。
“晨僵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之一,是指早晨起床时,关节因长时间静止活动不灵活、有胶黏样的僵硬感,随着活动而好转,其持续时间与炎症的严重程度成正比,一般持续时间超过1小时。晨僵可以发生在95%以上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身上。此外,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关节痛最常出现的部位是腕关节、掌指关节以及近端指间关节,症状时轻时重,疼痛的关节往往伴有明显的压痛。如果关节腔积液、滑膜肥厚或者是周围组织炎症,还会出现关节梭形肿胀。”刘学花说。
治疗是长期自我管理过程
药物手术综合治疗改善功能
“类风湿性关节炎过去被称为‘不死的癌症’,它的治疗经历了百年历程,从20世纪20年代的金制剂、50年代的非甾体抗炎药发展到90年代的靶向药物直至现在的生物制剂,治疗的目标也从抗炎止痛发展到防控关节破坏、阻止关节功能损伤、降低致残率。现在类风湿性关节炎尽早诊断,通过药物、手术等规范的综合治疗,大多数患者可以临床缓解,不仅能减少疼痛,还能改善关节功能和预后。”刘学花说。
刘学花还特别提醒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该病的控制是一个长期自我管理过程,需要患者对疾病有正确认识、能规律随诊、对诊治方案主动配合。日常还要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包括禁烟禁酒、控制体重、合理饮食、避免感染和适当运动等。此外,30%至60%的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当感到情绪低落难以自我调整时,要及时进行心理评估及干预,必要时需要精神心理药物治疗。记者 赵津
链接
以下是讲座现场市民提出的部分问题:
问题一:增强免疫力可以预防免疫性疾病吗?哪些方法能有效提高免疫力?
刘学花:提高免疫力的方法有很多,正常作息、平衡饮食、适当运动、适当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都能提高免疫力。但提高免疫力更多的是抵御外界微生物对人体的伤害,并不能预防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因为这类疾病是自身免疫紊乱所致。
问题二:类风湿性关节炎有遗传性吗?骨关节炎患者长期在潮湿阴冷的场所工作,会变成类风湿吗?
刘学花:类风湿性关节炎不是遗传病,父母患病,儿女不一定也患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生与生活环境、病毒感染、遗传、性激素等因素有密切关系,确切病因迄今尚未阐明。寒冷、潮湿、疲劳、营养不良、创伤、精神因素等为常见诱发因素,但多数患者无明显诱因可查。潮湿阴冷的环境对所有关节都会产生不适感,可能诱发类风湿性关节炎复发加重。但潮湿本身不能够产生类风湿抗体,也就不会导致类风湿性关节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