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小小的扇子,可传情浓,可递风骨,在夏蝉将鸣未鸣,热浪渐浓未浓之时,轻摇折扇,感受一下穿越千年、清风徐来的滋味。折扇有风、韵从东来,开之则用,合之则藏,一把折扇将古今工艺的美学尽藏其中。天津杨柳青折扇成为北派制扇工艺的代表,作为杨柳青折扇制作技艺第六代传承人徐广华,致力于北派制扇传统样式的研究、保护和恢复,挖掘抢救了多项传统制作工艺,在融合传统制扇技艺的同时自主创新,创作出梅鹿合竹折扇、玉竹圆头折扇、包袱头折扇、合式水磨竹折扇等,把杨柳青折扇制作工艺推到新的艺术高度。
兴趣把他推上了非遗传承之路
拉条、钻孔、打磨……见到杨柳青折扇制作技艺第六代传承人徐广华时,他正在位于古文化街的工作室里处理刚刚从仓库中取出的竹料。做扇时,徐广华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坐在工作台前,有时一坐就是大半天。每一把扇子的制作,都是一次人、物与时间的对话。
今年45岁的徐广华,中专毕业后就被分配到天津市餐具厂的木器车间负责设计工作,由于工作的关系,他对木工工艺逐渐熟悉起来。由于工作地点距离青年路附近的旧物市场比较近,他就经常利用午休的时间去逛逛,不仅如此,他还会利用周末的时间到沈阳道附近的旧物市场溜达。
“我当时去这两个市场就是为了购买旧的扇子。”徐广华回忆道,最初他买旧扇就是为了使用,当时上班工资并不是很多,一把好的旧扇在100多元,质量差一点的也有二三十元。他觉得很多扇子做工比较粗糙,就想着将扇子加工得更好一点,这才有了学习做扇子的念头。后来,徐广华购买了一些有残缺的破扇,利用木匠工具和技术先对旧扇进行修复,修好后再到沈阳道古物市场去销售,一点一点积累经验。“有时候我就买上好几把破扇,然后给他攒成一把好的扇子。”徐广华说。
2002年前后,经人引荐,徐广华跟随杨柳青折扇制作技艺的第五代传承人郑高学习。2008年,为了能真正学好这门技艺,徐广华也是将自己豁了出去,办理了停薪留职,在没有任何经济收入的前提下只身来到北京学习。虽然学习是免费的,但是制作折扇的所有材料都需要自己购买。为此,徐广华在学习期间,只要有时间,就会往返于天津的沈阳道古物市场买残破的扇子,修复后再卖。当师傅得知他是为了缓解经济压力时,让徐广华从自己的店铺中挑选一些新扇子到市场去摆摊销售。
由于徐广华有一定的木工基础,上手起来就比较快速。不到一年的时间,徐广华就已经能独立完成折扇制作了。徐广华介绍到,他学习折扇技艺也是从最基础的方面学起,比如认识制作扇子的竹子以及各种工具等。
由于折扇使用材料是竹子,而自己最早接触的是木料,从材质和做工来讲,两者之间的用力和精确度都是不一样的。因为竹子上有纤维,制作时劲大和劲小都容易对扇子的造型产生影响。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首先得坐得住,其次得练。”这是学习折扇技艺时,师傅告诉徐广华的第一句话,也是徐广华磨炼技艺的唯一“窍门”。
在古扇中寻觅中国美学气韵
杨柳青折扇制作技艺和杨柳青年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徐广华解释,“杨柳青折扇与杨柳青年画有着紧密联系,其创始人是杨柳青年画的画师戴廉增。后来,戴廉增在北京东打磨厂开了前店后厂的扇画庄。年画和扇子都是季节性的,而且能够互补。到了夏天,他用高档湘妃竹做扇骨、杨柳青年画做扇面制作成的扇子,受到当时人们的欢迎。”后来,杨柳青折扇制作技艺成为北派制扇技艺的代表,传承者将技法传播至京津冀晋等地。
制作杨柳青折扇,最重要的就是选料。每年白露前后,徐广华都会去浙江安吉、安徽六安等地挑选玉竹。竹子皮下水分比较大,而且有的有虫害、划痕等,只有没有伤的竹子才行,此外他选取的竹子单节要大于40厘米,直径要超过20厘米,可以说每一根竹子都是千里挑一、万里挑一。被选中的竹子,要截成1.2米至1.4米的竹段,再放到当地的大锅里水煮,达到防虫、防腐的效果。等运回天津后,还要在通风阴凉的地方放置三四年,才能被用于制扇。
杨柳青折扇的制作过程则更为精良而讲究,几十道制作工艺沿袭着传统手工技法,注重小骨边薄中厚,排列整齐紧密,扇形平整中直,流线感强,适于把玩。
杨柳青折扇讲究扇骨之美,尤以扇骨制作工艺难度最大。扇骨是精华,由两根大骨和十几根小骨组成,小骨必须做到完全一样。每根小骨都要磨上万次,一不小心就会划伤手指。“这制扇考验的不仅是手艺人的手艺,更多的还是耐心。”徐广华讲道。
对于这门技艺,徐广华坦言,最困难的环节是给折扇做造型:折扇的造型包括古方、直方、圆头、满牙、琴方、包袱头。包袱头就是两边贴上锯片、有机材料等,它是最费材料,成本最高的一类。其次就是圆头,要做一个正圆,琴方做成像古琴形状的,直方就是没有尖,像直棒子一样。徐广华最擅长做直方和古方造型的折扇,因为这是制扇工艺的最标准造型。他在学习的时候,这两种造型是练习最多的。徐广华认为,这两种造型看似简单,其实越简单的越难处理,需要耐心和细心。
徐广华说,近年来人们对文玩热度非常高,喜欢折扇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也有人来找他帮着修复收藏的残损折扇,所以他一直在研究古老的制扇工艺、工序和制扇传统工具。
徐广华一直对古扇修复有着浓烈的兴趣,看到一把残损的老扇子,他就想要去复原它。徐广华表示,目前市面上出现的扇子,大部分都是根据以前的扇子造型制作的。虽然造型很容易模仿,但是韵味却模仿不出来。出现这种情况,有可能就是尺寸差着一两毫米,或者竹子的颜色、包浆程度等细微的差别。老扇子有种古朴的浊气,谁能把这种气韵仿到了,那作品就是人见人爱了。
徐广华表示,戴廉增当年做的折扇多为进贡用品,扇头造型较多,有的上面镶玉、玳瑁、珊瑚、象牙。“现在市面上的民国老扇子,80%是残破的,有的藏友来找我们做修复,可又不知道残的部分是什么样子,我们就得查资料,到博物馆看古扇,经过研究,画出来残的部分,然后再去修复。”为了让古扇保留岁月的沉淀,徐广华谨记师父的教导,修复的过程中秉持“修旧如旧”。这些年经徐广华之手修复的珍贵古扇有三四百把,“能够让古扇焕发新生,是让我特别高兴的事。”
徐广华收徒弟只有一个要求,就是有耐心、能坐得住、有兴趣。因为制作折扇的工艺很繁琐,对很多人来说,过程是很枯燥的。刘乃鹤是徐广华的徒弟,由于进步很快,仅仅两年,刘乃鹤就已具备了独挑大梁的能力。如今,潜心折扇工艺的刘乃鹤,不仅在家乡开了全市第一家折扇店,还受到当地重视,申请了非遗项目。刘乃鹤认为,除了高超的技艺,他更佩服师傅徐广华的豁达。不仅倾囊相授,还亲自带他到南方各省去学习,并鼓励他“要记百家之长,不要纠结所谓的南北派别。”
这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欢传统折扇,不少年轻人开始学习这项技艺,更让徐广华高兴的是折扇市场的下沉,这也让他对这项技艺的传承和发扬更加有了信心。随着旅游市场的兴起,折扇在很多景区都成为热门的旅游纪念品。“如果只有中高端市场,终究是少数人的游戏,只有变成大众化的实用器,这项技艺才能长久地延续。”徐广华说。
对于下一步的打算,徐广华表示,还想继续多带一些徒弟,只要有人想学他就教,为杨柳青折扇制作技艺的传承和相关文化的传播,踏踏实实地做一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