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读书·汇思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4年08月26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回归生活的美学(图)
杨朝旭
  《风月无边》,刘悦笛、赵强著,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23年3月出版。

  “风月无边”一词,最早出自宋朝大儒朱熹《六先生画像·濂溪先生》中的“风月无边,庭草交翠”,说的是风景浩渺,漫无边际,令人心旷神怡,后引申为对极佳风景的赞美。本书冠以“中国古典生活美学”之标签,作者如何把中华古典文化与无边风月关联在一起,对我而言,倒还是有一番阅读兴趣的。封底上更有文字这样描述:《风月无边》不仅要为中国人找回生活的美学,而且要为中国人的生活立“美心”,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社会、他人之间的和谐共处,达到人类、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进。

  中国人的美,需要找回吗?中国人的生活需要安立一个“美心”吗?在我一贯的思维中,中国人的美,是一种超维度世界观下的产物,它根植于我们的灵魂中,从来都没有失去过。

  《风月无边》正是一本从中国古典生活中体现中国传统美学的书,它深描的就是中国人的生活之美。书中以中国传统美学为切入点,分九章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儒行之美”“道化之美”“禅悟之美”“文人之美”“文房之美”“赏玩之美”“居家之美”“交游之美”“园圃之美”,详细展现了中国古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这部书里,中国人所有的物质与精神生活,都被作者广而大之地概括为四个字,那就是“风月无边”。

  开篇提到的兰亭集会,是被作者定义为具有高度审美艺术性的场景,也是一种中国人的生活状态和“审美式”的生活方式。这使我联想到清末民初大儒辜鸿铭在给外国人演讲《中国人的精神》时所言:我们完完全全彻彻底底地生活在一种心灵的生活里,这就是与洋人不同的地方。中国人的全部生活是一种情感生活,是一种来自人性深处的情感,是心灵的激情和人类之爱的情感。

  中华之美,不是可以衡量之美,它穿越时空,穿越物质,直指人心。

  汉语“审美”一词,最早在中国出现是于1901年王国维译的《教育学》一书,意指领会事物或艺术形象之美。我并不太认可书中对于“艺术化的生活”的理解,但不妨碍我认真地阅读本书。“审美”也罢,“艺术化”也罢,往往是从人的主观世界出发而作出的对客观世界的抽象或理想化的感知。无人能精准地判断何为“艺术化的生活”,是颜回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还是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呢?

  欣喜的是,终于有人从比较全面的角度向广大读者宣介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形式之美:从书画到文房四宝,从琴棋到花道茶艺,从居家到华服美食,从赏玩到奇珍异草,从游宴到交游雅集,从造景到园林之美,真可谓是赏心乐事,美哉美矣。

  站在哲学家的角度,天下之大,皆可以思辨而立论;站在艺术家的角度,天下之丰,皆可以审美而宣情。《风月无边》一书,内容丰富,犹如盛宴,初读虽“乱花渐欲迷人眼”,但作者自始至终都在有意无意之间呵护着微妙神秘的中式智慧,赤子之心,纯真意趣,跃然纸上,令人会心一笑,乐而忘忧。从美学角度,舒适温暖,妙不可言,从学术角度,不失为一家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