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满庭芳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纪念孙犁先生逝世二十二周年
~~~
~~~
沽上丛话
津门名家谈艺录(二十二)~~~
拾柴篇~~~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4年08月06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民间“人物”(图)
宋曙光 题图摄影:丁莹

  那天清早,我在菜市场,不经意间听到一位老者对旁人说:“那修鞋的哥儿俩,突然间就没了一个……”我一惊,立刻追问:“啊,修鞋的哥儿俩,怎么就……没了一个?”那老者说:“那还有假,就在前些天,那个哥哥先走了。”我立时愕然。我是知道那哥儿俩的,他们以修鞋为生,已经经营了很多年,就在前几天,我还从他们的修鞋摊前经过,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怎么突然之间,一个看上去非常壮实的汉子,说没就没了呢?

  一连几天,我在蔬菜店、猪肉铺、卖煎饼馃子的窗口前,都听到了附近居民对此事的议论和惋惜。他们对于一个普通手工劳作者的病逝所表现出的关心与关切,很是令人感动。带着一份伤感,我专门去了一趟那个修鞋摊,果然只见到了弟弟一个人,原来两个人干活儿的摊位,由于突然病逝了一个,现在缩小了一半,显得有些空旷和凄然。那个弟弟仍像以前一样,低着头正在忙着手中的活儿,周围聚集着不少人,不知道他们是来修鞋的,还是特意前来向这个弟弟表示慰问的。

  这种场面让我无法靠前,但那些充满了同情与热心的话语,却让我心生感慨。他们原本是兄弟三人,一起出外打拼,多年前,老大因患病早回了河南老家,老二和老三留了下来。他们三兄弟在这座城市,连续打拼了将近四十年,在华南里这片老社区干出了名声,是附近多少里地之内唯一的一处修鞋摊点。为此,他们赢得了很好的口碑。

  平日里,这兄弟俩的摊位前总是人流儿不断,似乎有干不完的活儿。现在我才知道,他们其实是老二和老三,这两个外乡手艺人,与当地居民并无半点“亲缘”关系,他们平时干的就是修修补补、琐琐碎碎:鞋坏了,粘一粘、缝一缝、钉一钉;钥匙丢了,开动小车床重新配上一把;书包开线了,用缝纫机缝补上;纽扣掉了、拉锁坏了、皮带需要打个眼儿……凡是此种小物件、生活必需品,都可以拿到这里来修一修,收费也很低廉。

  所有需要修补之物,都是旧物,但就是这些不起眼儿的、舍不得扔掉的旧物品,居家过日子用着才顺手、穿着也舒服,换成新的反倒不习惯,修一修还能用的东西,为什么要扔掉?所以,凡是拿到这哥儿俩摊前的物品,百分之九十以上都能修复。如此贴心、暖心的服务,怎能没有超高的满意度?

  方便,是便民的关键,也是获得好评的关键。可是,这哥儿俩从来不会自己夸口,也谈不上有多高的觉悟,他们只知道埋头干活儿,不干坑蒙欺骗或是借机多收钱的事。有时候,他们说话也很倔,那是说这个东西修不了,其实是不想赚昧心钱。也有时候,天气不好,可有人急着想把等着穿的鞋修好,便急匆匆赶来,一看这哥儿俩照常出摊了,心便放回肚子里。更多时候,他们干完活儿还不收费,我就遇上过一次:那是小外孙的一件外套,脱衣服时将拉锁扯掉了,怎么弄都修不好。没办法,只好将外套拿去想换上一个新拉锁。谁想到,那个二哥拿着外套上的拉锁只一摆弄,抬头对我说:“拿走吧,拉锁没有坏,就是掉出来了。”我顿感惊讶,啊,拉锁没有坏?像是变戏法一般,那二哥两只手来回一鼓捣,拉锁立刻完好如初了。我问:“多少钱?”二哥回答:“不用给钱。”怎么能不付钱?就冲这般手艺,我也得付费,这是他们应得的劳动报酬。

  那天,我从修鞋摊离开时,一位大娘边走边跟我说,多坑人啊,前些天人还好好的,我们还有活儿想找他们干呢。语气里带着深深的惋惜。这位大娘和老伴儿有次拿来一双鞋,想问问是否还能修得好。那老二接过去看了看,随手就修得了,还坚持不收钱。大娘夸赞说,他们的活儿好,人也挺实在,可如今……我听了,心有所动,不由得回过身又望了一眼那个修鞋摊点——现如今,哥儿俩中的一位突然病故,这噩耗虽未经任何渠道发布,却是迅速在周边传播,附近居民热心肠,在第一时间几乎全知道了。当然,这都是那些曾找他们修理过东西的人们,同情心加上悲悯之情,使居民们一拨又一拨地前来问候,形成了一股自发的民间“追悼”,这是一种多么难得的崇善之举。

  此时的那位逝者,无疑成为居民们心中的“人物”。这人物实际就是一个普通人,没有官衔,也没有显赫地位,可能直到他逝去,也没有多少人能说出他的姓名、籍贯和年龄。但这些已无关紧要,只要是记住了他曾经的劳作,他的辛苦和付出,他给周边居民带来过方便,这就足够了,他就永远“活”在了民间。

  这个修鞋摊点回头客很多,但即使已熟络了的常客,聊到的也都是家长里短,很少有人问及他们的家事,在这里生活得是否习惯,对这座城市的印象如何?其实,答案早就明摆在那里,从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作息中,从他们默默坚忍的劳作中,从对每一件活儿的认真劲儿,能看出他们很看重自己的这份手艺。在华南里这片小区,他们的身影永远都是“坐姿”,在小板凳上一坐就是一天。他们辟于楼区一角的摊位是露天的,一年四季全天候工作,风吹日晒,雨淋雪扑,他们的身影始终都在摊位上,就像是战士的哨位一样。

  他们的全部家当,就是那辆装满工具的三轮车、几只小凳子及摊在地上的零配件,还有一把撑开的遮阳伞,夏天遮阳,雨天挡雨,风沙天会被风吹得呼呼山响。最重要的是他们有一双手,粗糙的、厚茧的,却又是一双能干的巧手。或许是常年的风餐露宿、节假无休,影响到了他们的健康,若是能有一个棚屋遮风避雨,他们也许就会过得稍好些。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地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因为有了畅想,所以也便有了回想,让我们记住了身边一些逝去的人和事,虽然这些人和事都极为普通,又是那样的微小,但确实给人们带来过感动,是生活中祈盼的那种温馨。这来自外乡的三兄弟,他们融入了市井之中,被百姓所接受。如今,只身留下的这个老三,为了生计,他仍然做着两个哥哥之前的活儿,他那已显得孤单的身影,在清晨是早行者的剪影,到傍晚是夕阳下的雕像,他的脚步没有停歇,始终延续着对生活的渴望。

  从这个夏天开始,四季将重新轮回。这个老摊点就由老兄弟一个人经管了。是的,这种坚持和忍耐来自对亲情的留恋,来自身边那些和善的笑容与话语……那几棵老槐树最熟悉这一切,它们以沧桑的年轮,记录了芸芸众生中的三个亲兄弟,为他们见证,为生者祈福——愿民间有更多这样的普通“人物”……                  题图摄影:丁 莹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