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不仅是对过去中国式现代化取得历史性、革命性、开创性成就的经验总结,更是当前和未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迈向更高水平、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举措。改革得其法才能事半功倍。把全面深化改革引向深入,必须准确把握改革的规律性认识,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在实践探索中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一、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与结果导向相统一
问题是出发点,目标是中心点,结果是落脚点。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三者辩证统一,是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法遵循。
全面深化改革以问题为索引,从发现问题而来,到解决问题中去。党的十八大前后,供给与需求的矛盾问题渐趋凸显。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敏锐洞察经济发展变化,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对亿万人民的贫困问题,我国历时8年持续奋斗消除绝对贫困,并适时提出缓解相对贫困,以更坚实的步伐迈向共同富裕。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法则,概言之,就是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而问题从根本上来源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这一论述深刻体现了全面深化改革向人民美好生活期待聚焦的目标导向思维。可以说,全面深化改革以人民美好生活期待为轴心,以解决人民美好生活在不同领域的深层次矛盾问题为坐标轴,搭建起多维度、立体化改革体系。既然改革的目标是为了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那么改革的结果也应以人民幸福来衡量。改革发展的成果最终要体现在人民的认可度、满意度、幸福感上,通过改革不断增强民生福祉。改革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当前,“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改革要继续向“深水区”推进。在改革攻坚过程中,必须继续运用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与结果导向相统一的方法论,直面深层次卡点堵点问题、发展环境和民生领域的痛点难点问题、有悖社会公平正义的焦点热点问题,以人民美好生活期待为目标导向,以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结果导向,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向更高水平发展。
二、坚持改革的广度和深度相统一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全面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每一个重要历史关头,都是以改革开放破局并不断走向成功的。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改革的广度和深度相统一。
从改革的广度来看,全面深化改革“不是推进一个领域改革,也不是推进几个领域改革,而是推进所有领域改革”。纵览改革开放46年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10多年,我国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六个方面全面部署,取得了许多瞩目成就。202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再创新高,占世界经济比重的18%左右;全过程人民民主书写下广泛充分、真实具体、有效管用的中国式民主华章;中国人民精神力量显著增强,文化自信愈加坚定;社会民生建设有力度有温度有厚度,人民美好生活更有质感更有内涵;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由重点整治到系统治理、由被动应对到主动作为、由全球环境治理参与者到引领者、由实践探索到科学理论指导四个重大转变,开创美丽中国建设新局面;党的建设成效显著,我们党成长为更加坚强有力的执政党。从改革的深度上看,全面深化改革层层破开思想枷锁,使全社会创新创造能力不断提升,催生了新质生产力这一新动能;破除垄断积弊,渐次深入打破利益圈层,同时将第三次分配纳入基础性制度安排,引导先富带后富,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着力解决制约高质量发展的梗阻问题;推动绿色体制机制转型,持续深入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坚定不移自我革命,正风反腐向基层延伸,加大群众身边不正之风查处力度。历史雄辩地证明,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改革的广度和深度相统一,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强劲动力。未来从历史中走来。进一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也要始终坚持改革的广度和深度相统一,以全面深化改革新突破开辟中国式现代化新境界。
三、坚持改革目标、改革执行与改革落实相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要更加注重系统集成,坚持以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谋划推进”“改革要重谋划,更要重落实”。改革越深入,越要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既要增强不同领域改革目标宏观取向一致性,也要注意关键环节改革执行环环相扣,更要注重改革成效相得益彰,这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也是进一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方法。
改革目标、改革执行与改革落实既统筹推进又分层衔接。其一,在改革目标上统筹合力效应。不同领域改革的具体目标是有区别的,但是要确保不同领域改革目标紧紧围绕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同向发力,增强各领域改革宏观政策取向的一致性,强化各领域改革的联动和集成。尤为重要的是,改革目标以问题为牵引深化到制度建设层面。全面深化改革从推动具体工作领域的变革到革除体制机制弊病,从提出制度化的政策要求到制定成熟、可靠、定型的制度体系,进阶式推进国家制度创新、治理体系创新,跨越式促进国家制度优势外显为国家治理优势。其二,改革执行环节聚焦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上下顺畅、左右贯通,系统推进、积厚成势。纵向层面,中央部署与部门落实、基层跟进统筹安排,形成央地同频共振的强大改革气场,在协同推进中深化改革。横向层面,不同领域不同环节改革措施疏通关键关联节点,在充分联动衔接配套中推动改革稳步发展。其三,改革落实环节以改革目标为标尺,用严的态度、实的作风拧紧责任螺丝。具体来讲,明确责任主体,理清主体责任,健全责任体系。政府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责任向度,深化“放管服”改革,释放为民服务效能,深刻推动政府与市场关系优化调整,有效激活市场主体活力。加强企业主体责任,发挥企业创新创造的生力军作用。刀刃向内正风肃纪反腐,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高质量履行监督职责。最后,改革目标、改革执行与改革落实同心成圆,形成螺旋向上的工作闭环,推动改革良性运转。
四、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统一
“我们全面深化改革,不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好,而是要使它更好”。改革越是向纵深发展,就越是会遇到险滩礁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守正创新,改革无论怎么改,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等根本的东西绝对不能动摇,同时要敢于创新,把该改的、能改的改好、改到位,看准了就坚定不移抓。”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全面深化改革划定了根本方向。我们必须明确,把全面深化改革引向深入绝不是走“封闭僵化的老路”,更不是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这一方向也决定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制度稳则国家稳,制度强则国家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涉及党的领导、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社会民生、法治等各个领域,包含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的科学严密完整的制度体系,这一制度体系架构起国家治理体系的基本框架,在促进国家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显著成效。近年来,我国不断深化改革开放,改革力度之大、程度之深、范围之广都是前所未有的。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不仅没有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反而催生了新质生产力,不仅没有造成混乱和动荡,反而创造了经济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反观西方,制度弊病严峻,政党对立、金钱政治、种族问题等愈演愈烈。中国治理成就与西方治理乱象的鲜明对比有力证明,制度优势是根本优势,制度保障是根本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成就了中国之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保护网和承重墙。新征程,再起航。当前,我国全面深化改革要继续向“深水区”挺进,发展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大增。全球意识形态领域仍不太平、风险防控难度加大,世界经济增长乏力、阻力盘桓,全球地缘政治态势恶化……这些都使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面临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只有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和伟大力量才能应对风险挑战冲击,因此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随着改革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所处的治国理政环境也在发生变化。守正为本,创新为要。全面深化改革不仅要增强道不改、志不移的决心,更要推动制度创新,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日臻完善,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强大效能,为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发展保驾护航,也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实现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最可靠、最持久、最深厚的力量支持。
(作者分别为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天津大学基地研究员;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