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市街清真巷7号——地下党秘密联络机关旧址,位于天津市红桥区西北角,原是天津有名的八大家中穆家的一处宅院。穆家从清朝乾隆年间起,以经营粮行生意发迹,逐渐成为天津豪门富户。历经百余年兴衰嬗变,至光绪年间家道败落,唯正兴德茶叶店始终未衰,所以提起穆家,总与正兴德茶庄联系在一起,传至穆芝芳已是第四代。穆芝芳是位有名望的水利工程师,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天津市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
1944年9月,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城工部遵照中央的指示精神,派中共党员秦良(原名穆增勤,穆芝芳之子)在天津市内英租界新宜里11号设立秘密机关,后又在其住所西北角针市街清真巷7号建立秘密工作机关,作为地下党组织领导机关的市内联络站,对外称“复兴源杂货庄”。
机关建立后,通过冀东关系运来一批传单,内有1945年8月10日朱德总司令为日军投降向各解放区所有武装部队发布的第一道命令和同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发表的《对目前时局的宣言》等。秦良约王文源等连夜将红色标题、蓝色字体的传单刻印完毕,并组织省一中支部的可靠关系,在同一时间将传单张贴于东马路、金钢桥、罗斯福路(今和平路)和劝业场一带,形成较大的宣传声势。9月,秦良接到通知后,来到中共天津工作委员会(简称“津委会”)宣传部特派员赵琪家中,见到津委会宣传部部长吴砚农,接受建立秘密电台的任务。而后,吴砚农从胜芳镇派来两名译电员杨桂枝和刘骏先,两名报务员李崇培(展青雷)和齐挺军(齐先超)进入天津市内,并任命李崇培担任台长。党的报刊《天津导报》在解放区印刷出版,再向市内运送,而电台进驻天津市内的目的就是准备在市内出版《天津导报》。电台进驻后,由于出版《天津导报》的条件尚不成熟,很快改为出版《新华社电讯稿》。秦良等负责将译电员收录的延安新华社广播稿件转送到复兴源杂货庄,经选编后,再由秦良转送去刻印和分发,分发时用裹鞋布包裹起来伪装。《新华社电讯稿》主要内容是政治形势、上级重要决策以及解放大、小城市等消息,每期印出几百份,通过市内地下交通人员分发到各个系统。这个秘密机关虽然创建时间不长,但发挥了重要的联络作用,成为当时市委一些领导同志进市开展工作的隐蔽点。除娄凝先常住机关领导通讯宣传工作外,吴砚农、张淮三、王奠基等都来过这里,赵琪更是这里的常客。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日益加快,针市街清真巷7号旧址附近已成为繁华的商业街区。
以上内容由红桥区委党史研究室整理自《天津市红色资源概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