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理论创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4年07月12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产业焕新点燃高质量发展引擎
蔡玉胜

  近年来,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全球产业布局和产业体系不断调整,产业焕新越来越成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实现产业体系现代化的重要途径。要抓住影响产业焕新的制度变革、科技进步、绿色转型、资源优化等核心因素和重点环节,发挥超大规模市场和完备产业体系的优势,坚定不移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瓶颈,提升产业全要素生产率,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产业焕新之路。

  ■ 一、以深化改革激活产业焕新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实现新时代新征程的目标任务,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解决我国产业发展面临的深层次问题,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释放和增强发展活力。无论是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带来的产业竞争力和盈利模式的挑战,还是优化人口、成本等因素导致的产业布局调整,或是降低节能减排、低碳转型的刚性约束,都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在完善更高水平的产业制度、健全更高水平的开放机制、激发更为广泛的活力、增添更为强劲的动力上下功夫,实现产业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

  全面深化改革是促进产业焕新的活力之源。坚持把解决重大体制机制问题放在突出位置,发挥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顶层设计、系统谋划、整体推进产业焕新。一要完善顶层设计,健全开放型创新和产业协同的制度体系,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共同体和以区域为基础的创新联合体,完善产业焕新的政策体系,塑造产业制度新优势;二要聚焦产业升级的关键核心领域,推动人才、技术、产业、资本、市场五位一体的转化平台体系建设,畅通产业转化新通道;三要构建首席专家策源、行业龙头引领、中小企业配套、多方资本跟进的链条化发展体系,培育市场开发新主体;四要依据各地的资源禀赋与基础条件,超前谋篇布局,因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构建产业分工新格局;五要把握智能化、绿色化和融合化的趋势和发展路径,加快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现代服务与先进制造的融合发展,增强产业发展竞争力。

  ■ 二、以科技创新指引产业焕新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必须充分认识科技的战略先导地位和根本支撑作用。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补齐我国在科技产业领域的短板和弱项,亟待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坚持因地制宜、先立后破,依托科技创新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抢占产业竞争和未来发展的制高点。

  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焕新,需锚定重大产业科技攻关,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向“绿”“智”而立,奔“高”“新”而行。一要善于抓先机,抓住我国在能源科技、量子科技、生物科技等领域的发展契机,迅速推动优势领域的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布局,快速形成规模性产业和产业集群,开辟新一代信息技术、工业母机、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合成等领域的产业竞争新赛道;二要善于抓瓶颈,围绕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集中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以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突破口,牢牢掌握科技发展主动权;三要善于抓重点,抓住影响产业变革的爆点,如算力、脑机接口、细胞编程等一批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构筑我国科技产业新特色和新优势;四要善于抓难点,抓住产业需求导向,不断开拓科技创新源头,夯实产业科技的基础性研究,优化技术创新组织方式和成果转化服务体系,解决好科技成果转化难题。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焕新,以产业焕新助力提质增效。

  ■ 三、以绿色转型擦亮产业焕新底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必须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以产业“换色”促产业焕新,既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更好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实现新进步的必由之路。产业的绿色焕新,既有助于实现国内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平衡,也有助于形成强大的绿色低碳市场需求,为绿色投资和绿色贸易提供机遇,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

  推动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要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形成以绿色低碳为特征的工业、交通、建筑和消费模式,促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全面绿色转型。一要发展原料、燃料替代和工艺革新,强化串链补链强链,推动钢铁、水泥、化工等产业生产流程的零碳再造,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构建现代化绿色制造体系。二要加大传统产业尤其是制造业领域的低碳零碳负碳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加强化石能源的替代使用,加速智能电网、清洁储能等前沿关键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的产业化推广,加速绿色低碳技术应用场景的革命性变化,强化可再生能源利用、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对传统产业转型的支撑。三要利用节能降碳和新能源技术产品研发实验室等创新平台,推动绿色科技成果转化,为产业转型提供技术支撑和信息服务,加快中小企业数字技术改造和绿色转型步伐。四要善于利用资本市场,运用并购重组、产权交易、战略投资等多种方式匹配金融资源,帮助企业轻装上阵。借助碳排放权、排污权、用能权等权益的市场化建设,为产业链绿色化提供资金牵引,推动产业绿色焕新的示范推广。

  ■ 四、以深度融合拓展产业焕新空间

  产业融合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与过程。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跨领域、跨集群的深度融合已经成为产业转型发展的显著特征。当前,产业焕新的难点在于处理好传统产业、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关系。传统产业和支柱产业持续迭代升级是推动产业质变的重要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壮大提供了巨大空间。以融合之势塑焕新之态,需充分释放既有产业优势,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本链深度融合,推动传统与现代、制造与服务、平台与生态、资本与技术、企业与高校、管理与协同的全面融合。

  以融合发展拓展产业焕新空间,需紧紧围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核心目标,要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一要把产业融合创新的重点聚焦于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上。聚焦高端化升级,提升产品质量和品质,引导新技术业态与传统产业链融合;聚焦智能化转型,推动数字赋能,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聚焦绿色化发展,统筹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二要突出优势,提升拓展能力。既要重点发展高精尖的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也要强化产业协同和配套能力,积极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引育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产业集群。三要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因地制宜利用资源禀赋优势。结合区域特色发展差异化的特色产业,加快支柱产业改造升级,促进高新技术同传统制造业深度融合。

  ■ 五、以存量盘活优化产业焕新载体

  盘活用好存量资源是拓展产业空间、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集聚的重要抓手。以存量优化推动增量扩容和质量提升,有利于提升资源使用效率,拓宽社会投资渠道,提升基础设施运营水平。盘活存量资源,需区分好资源基本种类,发挥政府统筹协调作用,借助市场和社会力量,找好专业运营商,用市场手段解决发展问题。既要下功夫实施债务和资产重组,解决“盘”的问题,更要把内容和运营放在突出位置,做好产业布局和业态焕新的“活”文章。

  唤醒沉睡的存量资源,需统筹解决产业载体的盘活利用,系统清理存量资源台账,分类归集问题与堵点,着力解决资产负债、产权归属、证照更新、涉法涉诉等遗留问题。第一,产业园区是聚集产业形态和产业要素的重要平台,应以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为依托,推动产业文化不断与城市文化相融,生产制造不断与生活消费融为一体,推动园区空间的模式更新和业态优化。第二,楼宇资源是都市产业的核心载体,要从提供空间的初级阶段,向提供空间、产业和运营的高级阶段迈进,提升楼宇资源运营、管理、服务的附加值,构筑楼宇产业链条和楼宇社区生态。第三,城市街区、文旅场馆是产业拓展的新空间,应以文化赋能历史风貌区等重点空间,以新空间承载新产业,丰富产业内涵,提升发展能级。第四,无形资产中的文化资源和数据资源是产业焕新的重要抓手。应高度关注低效金融资产、老字号品牌、知识产权、基础数据信息等存量无形资源,让更多的闲置无形资产立起来、动起来、活起来,与有形资产相互赋能,发挥资源内在效能。

  ■ 六、以新型消费带动产业焕新流量

  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与网络平台带动了在线消费的结构性变化,改变了传统的供需关系和时空基础。新型消费带来前所未有的体验,建构出速度快、效率高的供应链体系,创造了品牌管理、服务外包新模式,极大降低了仓储、租金等固定成本。传统文化与新型消费汇聚于网络空间,共同推动品牌焕新和业态焕新,传统产业尤其是老字号品牌的焕新迎来新机遇。

  基于网络流量的生成逻辑,推动产业焕新应着力推动四个“量变”。一是流量变“质量”。高品质是产品、客户、平台共同成就流量价值的根本,要让网络流量回归价值认同,形成用品质沉淀流量的良性循环。二是流量变“留量”。流量转化为经济效益,亟待唤醒品牌、修炼内功,推动传统品牌兼具高品质、个性化、性价比,增强消费者认同,让“热度”变“热销”,把“打卡”变“刷卡”。三是流量变“增量”。利用平台和渠道优势串联各类企业,在场景建设、线下引流、产品认证等方面发力,丰富场景建设,优化传播素材,线上线下引流,实现消费增长。四是流量变“能量”。赋能传统产业,在战略定位上坚持方向和使命;在经营能力上鼓励产品、服务、营销等领域的外部协作;在内容输出上不断强化精品意识和持续关注;在平台应用上支持老字号企业构建符合自身特点的数字化平台,提升网络运营能力。

  (作者为天津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