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海河之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民情面对面
热线23602777
设备越建越高 安全员配备不全 未纳入特种设备监管~~~
市政府办公厅、天津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津云新媒体《政民
零距离》栏目与天津日报社会部合办
天津帮办
帮办热线23602777
http://ms.enorth.com.cn/zmljl/~~~快递公司:不允许,与快递柜企业没有合作
~~~街道市场监管所:帮消费者解难,已退
~~~
~~~
~~~区城管委区水务局:联手修补清理
~~~区城管委:督促清理补种
~~~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4年06月14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坑洼路修完变“鼓包”路 还是不好走
本报记者 黄萱

  小区附近道路坑洼不平,市民投诉后相关部门进行了维修。然而,维修后的道路少了坑洼,却多出来一个个“鼓包”,颠簸未减,还异常难看。市民想问,相关部门的修缮工作能靠谱点吗?

  投诉者赵先生家住西青区李七庄街津涞道附近,每天上下班都会路过昌凌路和津涞道交口。去年底,这条路原本小的裂痕不断扩大,几乎整条路坑洼不平,汽车颠簸难行,非机动车更是左右摇晃躲避坑洼。“这段路也就二三百米,大小裂痕、大坑小坑不断。”赵先生向相关部门反映过,也看到过有人来修,但像补补丁一样,东拼西凑。修完之后,路面非但没平,还凸起了一个又一个因为填补坑洼而形成的“鼓包”。“关键这个‘鼓包’解决不了颠簸难行的局面。就不能彻底修一下吗?”

  日前,记者来到昌凌路与津涞道交口处,在津涞道上看到了赵先生所说难行的路段。可以看出,这条路有修过的痕迹。路面上的“鼓包”形状各异,小的有巴掌大小,大的足有半平方米,有的地方是深灰色的,有的是浅灰色。“鼓包”形状也不整齐,大部分是歪七扭八的,上面还有车轮碾轧过的痕迹。记者在昌凌路上观察了一会儿,周边津涞花园、汇颐花园、集贤里的居民很多都会从昌凌路与津涞道交口经过,一位骑自行车的大娘路过坑洼时,下车推着走。她说:“坑洼路面颠得难受,这‘鼓包’路也不好走。你看这两个‘鼓包’中间陷下去的地方,我就在这摔过跤。”除了道路坑洼,昌凌路有四五百米的道路路灯昏暗也让居民头疼。赵先生称,这几百米的路共有26盏路灯,仅有几盏是亮的,亮度也很低,到了晚间,这条路十分黑。“一般从荣圣泰生活广场出来,沿着昌凌路走到津涞道,都是黑漆漆的。”

  随后,记者联系了李七庄街道办公室,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之前接到过市民的反映,对津涞道坑洼不平的路面也做过处理,但因为街道的施工人员是临时维修,只能补“漏”。“我们会向相关部门申请,对该路段进行大修。”该工作人员称,路灯问题也会向街道建设管理办公室反馈,尽快给出解决方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