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读书·汇思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欣赏美食是一种人生态度(图)
夏丽柠
《走南闯北吃东西》,高文麒著,金城出版社、西苑出版社2024年3月出版。

  南北方人最直观的文化差异,除了语言,还有食物。但随着现代文明的进步,我们可能很难再通过食物的喜好来判断南北方人了。就像《走南闯北吃东西》的作者高文麒,不仅吃遍大江南北,还对各地美食如数家珍,单凭吃,根本无法判断他生在何处。

  ● 美食家其人

  本书序言作者是沪上作家沈嘉禄,能让这位老饕写序言的人,一定是美食家里的顶级人物,能让这位老饕写序言的书,一定是能让读者看得流口水的美食谱。

  沈嘉禄也的确会写,篇首提笔“一二三四五六七,跟着老高吃东西”,打油诗似的顺口溜,令一个挎着小包、戴顶小帽、健步如飞、走南闯北的美食家形象跃然纸上。他形容高文麒四处奔波的样子更夸张,“老高天天在路上,仿佛从大宋的汴梁一路风霜雪雨而来。转眼又顶着烈日奔波于上海、北京、广州、成都、长沙、福州的大街小巷、河埠桥头。寒往暑来、柳绿桃红,他依旧精神饱满、胃口极好。”

  老高曾在美国斯坦福大学担任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后来“弃学从吃”了,先在康师傅集团当过美食顾问,后又自己经营过饭店。陈晓卿拍摄的《风味人间》系列里,他也是顾问之一,与另一位顾问林卫辉,同为美食界的扛把子。总之,老高是在自己的人生路上“吃”出了一片天地。

  老高出生在一个面朝大海的地方,也许是宽阔的海平面造就了他包容的饮食性格,他对中华美食的态度,就是传承与保护,实诚地讲述美食与大自然、历史文化的关系。老高在他的抖音号里四处探店,为观者寻找靠谱美食,没有一句狂言,不带任何假象,的确是美食家里的耿直人。

  沈嘉禄在序言结尾写得好,“他吃到哪里,写到哪里,就成了哪里的老百姓。”

  ● 好吃又会吃

  要说接地气的美食书,这本《走南闯北吃东西》当占有一席之地。老高的好吃与会吃,令我心生敬佩,他对美食的做与吃超越了日常,却仍让人感觉就在身边,这就是美食家的玄妙之处。

  老高的菜谱包括:“盐烤五花肉、海胆刺身、伊比利亚火腿卷芦笋、鱼子酱海胆刺身、烤乌鱼子、法式嫰煎鹅肝、秘制秃黄油、咖喱牛肉、黑蒜牛肉饼、烤三文鱼头、椒香鳗鱼等,都是一碗优质米饭的灵魂伴侣。”

  与米饭相比,老高对面食更是情有独钟。你看他在这本书里写了多少面食——“京味儿十足炸酱面”“故乡牛肉面”“一碗油面度小月”,还有“救驾饼和石头馃”“不知汤饼真滋味”。在老高笔下的这些面食里,我长了不少见识。其中小细节颇多,只举一个例子,他写京味儿炸酱面,“一般而言,面跟卤必须匹配,清爽的卤配细面,浓重的卤就得配粗面,在味道、口感上才能相得益彰。”“煮面的锅要汤宽水深,水要大滚才能下面条。”

  除了米面,老高对荤菜也有研究,鸡鸭大闸蟹,都写了。可这本书里没写鱼,我稍微有点没想到。关于海鲜美食,老高再出书必须补上。

  ● 饕餮有门道

  会做家常菜,的确可以让人生轻松不少。懂得欣赏各地美食,体会四季风物,又何尝不是一种人生态度。

  老高在“地方风味”里介绍了北京味、川菜香、杭帮菜、淮扬菜、苏州菜、徽菜、福州菜和洛阳水席,真是令人大开眼界。他在“台宴中的黄金味”里讲乌鱼仔的吃与做,在“森林里的禅味”里讲松茸与松露,都有趣之极。这些都是名贵食材,做起来不容易,吃出门道更难。

  关于买松茸,老高说:“一旦菌伞张开,不管张多大,香味都会逐渐降低,纤维越来越粗糙,质量很快就变差,所以开伞的松茸价格立刻降一大截。”这一定是老饕才能写出来的话。他又在篇尾写道,“打开锅盖,赶紧把松茸铺在米饭上,再焖十五分钟,然后松茸蘸好酱油配米饭,肯定让您惊喜。”你瞧,那个能跟咱们吃到一起的老高,又回来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