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读书·汇思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爱的艺术(图)
李荣
《妈妈的使用说明书》,黑川伊保子著,九州出版社2024年3月出版。

  少小离家,不得已养成了独自承担风雨的习惯。及至成年,父母早已老去。现在想来,我似乎从来没有在父母的庇护下从容地成长过,从来没有机会跟父母款款交谈过,也没有来得及从他们那里获得做父母的任何经验和教训。

  孩子降生后,我骤然间成为母亲,变成别人的保护神。没有学习,没有修炼,身份的转变带来的只有内心的肆意突变。因为背负了另一个生命的重托,我不得不用高速运转的心,支配着依旧原始的四肢,力不从心。那些从来不曾宣之于口的委屈,那些嚼一嚼咽下的苦楚,经年累月地留在心底,弥漫于四肢,成为生命的一部分。

  去年夏天,有一次和孩子起了争执,妈妈过来劝架。老人的劝架向来是只讲情不讲理的,比如“你这么闹就不怕把我气出病来吗?”

  看吧,在妈妈的心里,我应该顾忌她的健康而选择忍耐。而在孩子的心里,我应该无条件地选择让步。似乎都对,又似乎不对。理智让我选择偃旗息鼓,情感却令我委屈愤怒。我一下子爆发了,第一次吼出了以往羞于启齿的心声:“为什么我要事事都替你们考虑?为什么不能替我自己考虑一下?为什么我永远都要委屈自己?”说完号啕大哭。

  孩子噤声,妈妈沉默。爸爸小心翼翼地问了一声:“这是怎么了?”妈妈说:“别管,让孩子哭一会儿吧。”在我印象里,妈妈一辈子从来没有像那天一样不战而退、无言以对。过了一会儿,她坐在床边一边抚着我的后背为我顺气,一边说着心里的抱歉。那一刻,我仿佛回到了小时候,看到了遥远的记忆里的妈妈。

  后来我想,如果不是那天突然的爆发,我的母亲也许永远想不到她向来坚强如铁的女儿竟然也会如此脆弱,而她或许也永远没有机会说出那些我们之间并不擅长的爱的表达。

  儿子站在门口,喏喏地说:“妈妈,对不起。”眼里噙着泪花。我满腔的愤懑一下子就消散了,代之而起的是愧疚和庆幸。愧疚于对着满屋子的老老小小发火,庆幸于即使在极度愤怒之下,我依然选择了克制,没有说出更多伤人的话。

  再后来,我终于意识到,我不仅不是一个游刃有余的母亲,也从来不是一个善解人意的孩子。因为大多数时间的分离,又或许源于中国传统家庭的含蓄,对于母亲和孩子之间该如何相处、该如何给予和接受,等等,我和我的母亲从未触及。

  我们那么相似却又那么不同。对于矛盾和分歧,小的时候我顺从甚至屈从,渐渐地她老了,于是变成了她的迎合和隐忍。我们很少解释,更少倾诉,爱变成了一场旷日持久的交锋,彼此疲惫而委屈。最后,我们逐渐停留在一个那么近又那么远的距离,成了最熟悉又最陌生的亲人。

  现在想来,为什么我们不能正向表达,同向而行呢?爱不是单向传递,而是双向流淌的。我们要给予别人爱自己的机会,更要学会好好接受别人给予的爱。爱是天性,但这颗浑然天成的幼苗却需要爱之艺术方可蔚然成荫。

  如果可以,请你好好使用《妈妈的使用说明书》,来好好“使用”你的妈妈吧!

  这是一本将妈妈当作普通人来看待的书,是一本将孩子置于平等地位,当作大人去尊重、去要求的书,是一本有人味儿的书。你阅读它的过程,或许也是你被阅读的过程。那些不曾被理解的委屈,那些不曾被接纳过的情绪,那些连你自己都打算放弃的挣扎,终于有人替你倾诉,为你张罗听众。

  这是一本通情达理的书,一本满含温度的书,一本薄薄的却又无比丰盈的书。于我而言,读完它不过是一个晨光到日落的间隙,但我知道,在此后五年、十年里我会不断地一次又一次地翻开它。

  人生风雨如晦,生命孤独如斯。我们注定相遇,又终将别离。在能够彼此相伴的时光里,好好相处、倾心相爱吧!送给每一个妈妈,送给每一个孩子,送给每一个永远如孩子一般的你。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