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中国相术认为,根据额头两眉之间的部位,可以判断一个人的祸福吉凶,比如印堂发亮、印堂有黑气、印堂端正等症候。相术术语将这个部位称作“印堂”。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称谓呢?“印堂”跟“印”又有什么关系呢?
其实,“印堂”的称谓跟古代中国的一项刑罚密切相关。这项刑罚即五刑之一的黥,又叫墨刑,在犯人的额上刻字作为标记,再用墨涂黑。东汉学者郑玄在为《周礼》所作的注中解释说:“墨,黥也。先刻其面,以墨窒之。”唐代学者孔颖达在为《尚书》所作的注疏中进一步解释说:“言刻额为疮,以墨塞疮孔,令变色也。”这项刑罚的用意在于使犯人终身带有耻辱性的标记,强制从事各种劳役的时候不会逃跑。
《水浒传》第八回《林教头刺配沧州道 鲁智深大闹野猪林》中写道:“原来宋时但是犯人徒流迁徙的,都脸上刺字,怕人恨怪,只唤做‘打金印’。”“打金印”之名当然是避讳的说法,但也可看出“印”这个字乃是墨刑的遗制。“印”字的甲骨文字形就是用“爪”紧紧地按住一个人的头部,正是施以墨刑的如实写照。而印堂处恰恰是犯人刺墨之处。
“堂”是“高显貌”,二人一照面,第一眼看到的就是最为高显的额头,此为“印堂”之“堂”的由来;而犯人刺墨之处最为显眼,观察此处的气色即可判定犯人的身体状况,此为“印堂”之“印”的由来。这才是“印堂”一词的真正语源。
“印堂”的称谓出自元代名医王国瑞所著《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一书,在书中的《一百二十穴玉龙歌》中,王国瑞写道:“印堂,在两眉间宛宛中。”并称其为“通神之穴也”。后来这个称谓被相术借去,也称作“命宫”,意思是人一生命运的聚总处。从此人们只知相术的“印堂”之称,却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个称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