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评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渤海潮~~~
思想会客厅~~~
金之平视线~~~——念好“特”字诀①
漫话~~~
评论员在现场~~~
深一度~~~
热点观察~~~
基层声音
本报与各区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4年05月22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金之平视线
“土特产”的现代范儿
——念好“特”字诀①
金之平

  “在包装上明确一下是‘精品菜芯’就更好了。”不久前,武清区黄花店镇甄营村委托专业公司,为该村种植的芹菜设计新包装。甄营村与天津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合作种出的优质芹菜已经进驻各大超市,还被装进高端礼盒。科学种植、走品牌化路线,这棵芹菜的走俏表明,“土特产”的乡土气息并不妨碍它同时拥有现代范儿。

  现代范儿首先是“科技范儿”。多光谱成像仪、气象墒情监测系统、数字化溯源系统……这些不是科幻片里的道具,而是小站稻种植中应用的科技。依靠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赋能,“土特产”的育种、种植、深加工等过程越来越精细化、科学化、标准化,拥有了更高品质。

  “土特产”的“土”,讲的是基于一方水土,开发乡土资源。现代科技的应用,无疑是重要的开发方式,能将资源的深层价值更充分地挖掘出来。可以说,“土特产”的“科技范儿”越突出,乡土味就越强烈。

  “土特产”想在消费者心里“种草”,品质固然重要,但也得会“吆喝”,这是现代范儿不可缺少的“品牌范儿”。多年前,欢坨人能种出好西红柿,但叫好不叫座。怎么办?他们带着西红柿到天津绿色食品检测中心去检测,检测合格后,再去参加各种展销会。依托“绿色食品”的名头,欢坨西红柿一下子“红”了。这种做法契合了现代人对健康食品的需求,是在用现代理念包装商品。以“特”为卖点,让“土特产”成为公众眼中的焦点,从而打造出“品牌范儿”。

  扩大“土特产”的影响力,小打小闹、单打独斗不行,必须建成产业、形成集群,开发多元价值,让“金字招牌”成色更足。这是“土特产”应展现出的“产业范儿”。宁河区岳龙镇的红瑶甘薯全国有名,但他们深谙“埋头种地不耽误抬头看市场”的道理,专门建立了存储库、深加工中心,还举办“甘薯开耕节”,在反季节销售甘薯的同时,制作冰烤薯、薯粉等食品,并开发旅游项目。从育苗、种植,到仓储、加工、销售,再到文旅项目,让甘薯“接二连三”,该镇甘薯产业的年产值已达到9000万元。实践证明,“土特产”形成的业态越丰富、产业链条越长,产品的附加值就越高,核心竞争力就越强。

  酒香不怕巷子深,有了现代范儿的“土特产”,更容易走出“深巷”。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