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 走进天津自贸试验区中心商务片区
市财政支持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治理走深走实~~~
天开高教科创园~~~
活跃城市文化氛围 促进中西文化交流~~~
~~~市级机关大讲堂举办城市治理现代化主题讲座
全市社会救助知识宣传周活动启动~~~
《天津市洪水应对工作机制》出台~~~
海河英才谱~~~—— 访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赵斗
文化中国行
津沽篇·津味非遗~~~—— 泥人张传承与创新并重焕新发展活力
~~~探测能力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4年05月21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市社会救助知识宣传周活动启动
扫除救助“盲区” 兜住民生底线(图)
韩雯 本报记者 吴迪 摄
昨日,天津市社会救助知识宣传周暨义诊活动启动仪式在和平区南市公园举行。 本报记者 吴迪 摄

  本报讯(记者 韩雯)不符合低保条件,但确实因为突发情况导致生活陷入困境,该怎么办?昨日,市民政局启动全市社会救助知识宣传周活动。在和平区南市公园活动启动现场,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等向过往群众宣传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以及困境家庭儿童救助等方面政策,对于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我市也有救助政策。

  “提及救助,很多群众只知道低保,但对照低保标准,又觉得自己不符合条件,认为生活困难只能挨着,其实,对于低保政策无法完全覆盖到的,天津都有相应的救助政策。”市民政局社会救助处处长张雪松说,此次开展社会救助知识宣传周活动就是为了扫除社会救助“盲区”,有力兜住民生底线。

  据介绍,宣传周期间,各区会在街道(乡镇)、村(社区)通过张贴海报、悬挂横幅、播放视频、布设展板、发放服务指南、现场解答群众咨询等方式,宣讲我市近年来出台的低保、特困人员供养和急难救助以及专项社会救助等方面的政策法规,提高群众对社会救助政策的知晓率。与此同时,各区还将利用巡访排查、日常走访困难群众家庭等契机,向群众发送社会救助政策“明白纸”、宣传折页,并开展针对性、个案化政策宣传,主动引导和协助困难群众申请社会救助,确保应保尽保、应助尽助。

  “目前,对于困境家庭,除了可以申请低保外,还可以申请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救助以及临时救助等。”张雪松表示,如需申请,申请人或代理人可以向就近的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提出申请,“从2022年开始,我市将低保等社会救助审核确认权限全部下放到街道(乡镇),将审核确认事项由60天压缩到20天。2023年,我市推动社会救助‘一城通办’改革,打破户籍地与居住地限制,方便群众就近办理社会救助事项。”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