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天津市党政代表团赴青海省学习考察~~~两省市召开工作交流座谈会
陈敏尔陈刚讲话 吴晓军张工出席
~~~
聚焦新质生产力~~~甲醇双燃料大型集装箱船可实现净零排放
~~~探测能力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喻云林主持
文化中国行
津沽篇·津味非遗~~~—— 泥人张传承与创新并重焕新发展活力
~~~科技一园医疗二园已建设完成
~~~陈辐宽出席
海河英才谱~~~—— 访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赵斗
~~~
~~~—— 走进天津自贸试验区中心商务片区
一系列沉浸式项目新奇有趣 观众感受天津历史文化魅力~~~
~~~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4年05月21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化中国行
津沽篇·津味非遗
老字号拥抱新技术
—— 泥人张传承与创新并重焕新发展活力
本报记者 廖晨霞

  熟泥在手中捏、挤、拉、抻,配合工具搓、拍、压、滚,虽然手法笨拙,在老师傅的手把手指导下,一个拙朴却也别有意趣的泥娃娃慢慢变得有模有样……在古文化街通庆里胡同内的泥人张美术馆“恋上雕刻时光”体验课堂上,市民张先生亲手体验泥塑创作,近距离感受两百年世家文化。

  这是泥人张世家在周末新推出的研习项目。课程分为泥塑基础与创意启动、泥塑进阶与创意发挥两阶段课程,还在试验阶段已经有很多传统文化喜好者报名参加。最近,泥人张美术馆也在工作日免费开放,敞开大门,让更多人走进泥塑艺术,爱上传统文化。

  创新,对泥人张来说,从来不是难题。早年,创始人张明山就敏锐地将当时的风土人情艺术地再现出来,其作品题材广泛,人物形象生动传神,既有对我国古代泥塑优秀传统的传承创新,更为中国泥塑作品从佛殿神堂步入寻常百姓家作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有力的动力引擎,创新精神始终贯穿在泥人张世家传承的始终。以泥人张技艺传承难点的泥塑色彩为例,过去的颜料,暴晒容易开裂,时间长了还容易褪色,怎么既保证色彩的老味道,还能解决这些问题?天津泥人张世家第六代传承人张宇开始了对颜色的探索。通过科技手段,在矿物质颜料中加入新材料,让色彩稳定性更好,每一件作品都要经历几十遍到上百遍的上色,

  (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经过改良创新的颜色,即使轻微褪色也能保留基底韵味。

  “要热情拥抱新技术,使之为你所用,而不是视之为洪水猛兽。”张宇说。为此,他在3D打印刚刚兴起时就自学了相关技术,并应用到彩塑作品的保护和陈列中。他带领团队里的年轻人学习摄影技术,研究视频拍摄、剪辑、制作,探索小程序、公众号;“泥人张世家”的品牌形象广告亮相南京路繁华路段,主打年轻化时尚感……“触电”让老品牌焕新如虎添翼。

  对老字号来说,创新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两者既是互补,也是相辅相成,这样才能形成一种新的、立于当代的艺术语言。

  在南开大学、天津大学、海河中学、香山道小学……10年间,张宇把泥人张传习室开进大中小学校园。“我们去年在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开展了校园展览活动,今年计划走进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和四川大学。越来越多的青年和外国友人加入进来,动手‘触摸’泥人张的彩塑艺术。”张宇表示,“10年下来,已有4000多人成为传承传统文化的中坚力量。”

  “这是文化发展最好的年代,只要你有好产品、好作品、好创意,就一定有好的生产方式和经营地点,顾客也会为好作品买单。”继创新销售方式把艺术品专卖店开进天津海信广场之后,前不久,张宇从南方采风兼考察市场归来,准备拓展外地市场,并在日本选址开店,“100年前,我们的作品主要出口欧美和日本,有自己的代理商,在日本有泥人张的博物馆。我希望我们的文化在国际上更有影响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