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区域观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4年05月20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北辰区构建“一核多圈、多委合一”工作体系
创新探索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新路径
通讯员 崔凤芹 李迅

  今年以来,北辰区聚焦社会治理难点问题,进一步构建“一核多圈、多委合一”工作体系,创新探索一条新的党建引领社会治理路径。

  “一核多圈、多委合一”工作体系,以“一核”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以“多圈”发出集结令、引领各部门响应,以“多委”发挥各类基层组织作用、及时解决群众问题,有效破解了社会治理中个别基层党组织“话语权”不强、社会各方力量缺乏协同等问题,积极打造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建强社会治理“主心骨”

  变“有心无力”为“一呼百应”

  北辰区把选优配强村居领导班子作为重点,高质量推动121个村和160个社区全部实现“一肩挑”;举办镇街村居党建擂台赛,全面排查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一支一策”找病因、挖病灶、开药方,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过硬。加强队伍建设,通过党校集中培训、红色基地“沉浸式”教学,抓实政治学习、承诺践诺、志愿服务等工作。

  全区实施放权赋能10项重点项目,为基层送政策、送人才、送资源、送保障。严格落实镇街“五权”,健全“镇街吹哨、部门报到”机制,推动管理重心下移、工作力量下沉。开展基层减负10项专项整治,严格实行涉基层事务准入制度,厘清工作事务18项,清理挂牌579块,取消填报表格25项,让基层有更多时间精力抓落实。

  扩大社会治理“朋友圈”

  变“单打独斗”为“众人划桨”

  北辰区深化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机制,建立社区与机关“1+N”结对模式,形成政策、资金、项目等“资源清单”58项,帮助基层解决问题。推行“振兴链组”,通过党建联建、产业联抓、治理联动等方式,打造一批“亿元村”和“明星村”。

  全区建成16个镇街党校和18个社区楼门“微党校”;举办首届社工节、邻居节,分享社会治理经典案例,引导居民走出家门互动互帮互助。建立社区(村)书记工作室18个,举办书记论坛41次,邀请职能委局面对面答疑解惑。健全“五社联动”治理机制,16个镇街全部建成社工站,孵化培育社会组织100余个。深化“双报到”活动,185个党组织和4500余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今年以来帮助解决各类民生问题2600余件。建立社区基金,通过链接企业资助、社会捐助等形式筹集资金,破解社区治理中资源短缺问题。

  用好社会治理“金钥匙”

  变“有形有态”为“有效有感”

  北辰区依托村居党群服务中心,配备人民建议征集箱。用好12345等专线,开展“我为北辰发展献良策”活动。落实“五议两公开”“六步决策法”,搭建小院议事厅、居民小“两会”、逢十说事等“家门口协商”议事平台。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用好司法、群团、“五老”、新乡贤等调解力量,建强两级矛调中心,率先推行公共法律服务“周六不打烊”,打造“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枫桥式人民法庭”“丽芳工作室”,80%以上村居实现全年无诉无访。

  北辰区推行红色物业“365”工作法,通过建立社区、物业企业、业委会三方联动机制,搭建六大平台,提供红色管家、红色文化、红色宣讲、红色网格、红色守护“五红服务”。建立物业企业服务“红黑榜”,推动居委会、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多委”联合坐班、接待群众、解决问题。

  北辰区深化“先蜂骑手”党建品牌,推广“码上蜂行”APP,实现对新就业群体24小时线上线下微管理、微服务。深化“五常五送”工作法,推动新就业群体“沉网入格”,了解群众困难诉求560余个,办实事2800余件。目前已有102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递交入党申请书,其中2名人员光荣加入党组织。

  北辰区开展“百姓志愿 百姓实践 百姓美好生活”志愿服务主题活动,打造“运河桨声”五心志愿服务品牌,汇聚志愿服务合力。建成“雷锋公园”和“雷锋长廊”,定期寻找“身边雷锋”,制发星级志愿者认定办法和志愿者礼遇10条,推动服务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通讯员 崔凤芹 李迅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