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天津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天开杯”创聚津门全国大学生智能科技创新创业挑战赛总决赛开赛~~~
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落幕~~~
~~~
~~~
~~~
~~~
~~~
~~~
5.12国际护士节~~~——我市聚焦人民健康需求 增加多元化护理服务供给
~~~
~~~
~~~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4年05月13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5.12国际护士节
提灯而来 守护健康
——我市聚焦人民健康需求 增加多元化护理服务供给
本报记者 徐杨

  白衣执甲,燕尾为冠;提灯而来,守护健康。昨天是第113个国际护士节,白衣天使们的节日。

  数不清的日日夜夜,一项项护理操作、一句句关怀问候、一次次眼神交汇,都凝聚着护士们的平凡坚守。他们同时间赛跑、同病魔较量,与医生一道筑起挽救患者生命的坚强防线。

  截至2023年年底,我市注册护士总数达5.2万人,每千人口护士数达4.43人。一代代护理人薪火相传、砥砺前行,我市护士数量不断增加,队伍人力结构不断优化,护理服务质量不断提升,护理服务领域不断拓展。

  夯基固本 增强护理服务能力

  通过以专业需求和岗位需求为导向的护理人才培养机制,全市已培养重症、急诊、老年等9个专业4000余名专科护理骨干。

  通过创新性开展“十百千”护理人才队伍建设,我市已逐步建立起结构合理、定位清晰、方向明确的护理人才梯队,为护理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蓟州区人民医院心内科重症监护室新护士秦彤近日戴上圣洁的燕尾帽,从前辈手中接过红烛庄严宣誓。她激动地说:“授帽在我心里不仅是一项仪式,更是救死扶伤这份神圣职责的传承。我们要恪守南丁格尔誓言,让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的奉献精神代代传扬。”

  重点领域 提升护理服务质效

  面对人口老龄化趋势,我市努力提升老年护理服务能力,创新机构护理、居家护理等多元模式,培养193名老年护理专科护士,首批评选14个老年护理标准化病房,逐步构建三级—二级—基层“区域老年护理服务联动”模式。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护理部主任狄红月介绍,该院老年护理标准化病房配备转运床、站立及行走辅助器、辅助洗浴设备、智能语音呼叫系统等适老设施,能够充分满足老年患者需求,提高老年人医疗服务体验。

  我市急危重症护理人员交出了一张张令人满意的答卷。他们创新性开展院前院内急诊急救护理模式,促进抢救无缝衔接;以片区医院为中心推进区域整合型急危重症护理服务体系,架起急诊患者救治“高速路”。

  拓展创新 护理服务优质惠民

  为打通居家护理服务“最后一公里”,我市积极探索“互联网+护理服务”新模式,将护理服务从医疗机构内延伸至社区、家庭,建立“住院—门诊—居家”一体化管理模式。目前我市共有126家医疗机构开展基础护理、专业护理、母婴护理等38项入户护理服务,惠及市民24460人次。

  市卫生健康委主任王栩冬表示,我市护理事业近年来取得迅猛发展,充分展现了全市护理人同心协力的责任与担当。面对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我市将主动加快护理事业发展步伐,强化队伍建设、加强人才培养,增加多元化护理服务供给,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健康新期盼和新要求。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