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读书·悦享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4年04月08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家读书
沟通中韩古代诗歌的津梁(图)
赵建忠
《朝鲜半岛古代诗人追和中国诗歌辑考》,马琳编著、赵季校订,天津教育出版社2023年出版。

  中国与朝鲜半岛东面隔海相望,北面陆地相接,文化交流的历史源远流长,从先秦“箕子朝鲜”时代算起,至今已有三千余年。朝鲜半岛文明开化,离不开早期中国移民带来的文字、书籍、技艺,乃至礼乐制度、思想观念。中国古代文学中最具特色的精华部分就是诗歌,这些诗歌流传到朝鲜半岛,产生了很大影响。朝鲜人用汉字写的古典诗歌,学界称之为“汉诗”。汉诗不仅在古代数量庞大,时至今日,仍有不少韩国学者研究、写作汉诗。在现存二十万首左右的朝鲜汉诗中,朝鲜人追和次韵前代中国诗作的比重占总量的二十分之一,不可谓不高。这个现象,值得引起治诗者的重视。

  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朝鲜半岛古代诗人追和中国诗歌辑考》共六册,辑录高丽、朝鲜两朝自李奎报(1168—1224)至曹兢燮(1873—1933)四百余位诗人创作的追和中国前代经典诗作数千首。与传统汉诗文献整理不同,本书在每首韩国汉诗下附有其所追和中国原诗,加以比对考校,汇于一书。这套书以韩国景仁文化社出版的大型丛书《韩国文集丛刊》所收录公元857年至公元1933年之间的一千余位作家别集为文献来源,涵盖了传世朝鲜半岛古代汉文献各个历史时期、各种诗歌流派的追和诗,具有重要的文学史资料价值。朝鲜追和诗内容丰富、题材广泛,覆盖了韩国汉诗全部类型。从诗歌形式上看,涵盖了古风、乐府、绝句、律诗、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等多种诗歌体制。

  追和诗文献为古代东亚各国之间文学比较提供直观材料。通过对同一声韵,甚至同一题材的中朝诗歌对比可以发现,朝鲜半岛文士的汉诗创作以模仿为主,创新新较弱,质量整体不如中国,无法达到李杜韩孟这些一流名家的水准。但即便如此,也比同在东亚汉字文化圈内的日本汉诗、越南汉诗、琉球汉诗水平高。我们也得以从追和诗与原诗的对比阅读中,了解朝鲜半岛的文人如何学习模仿中国前代文学经典。如从高丽中期到朝鲜朝结束,学宋诗一直是朝鲜文人的重要实践:有大量追和苏轼、黄庭坚的诗作,(历史上学习苏黄的这一群体称为“海东江西诗派”);还有奉朱熹、邵雍等理学家诗为圭臬,并大量次韵追和的理学家诗。即使是朝鲜朝中期标举学唐旗帜的诗人,也在追和对象的选择上难掩对苏轼、欧阳修等宋代诗人的喜爱。我们也得以通过对历时性的变化,看到朝鲜诗人如何从最开始对中国经典诗歌亦步亦趋地模仿,到后来逐渐探索自身民族文学特色,在与中国前代诗歌相同的韵律中描述朝鲜本国史实和个人遭际,在历史的迁延中显露主体性与本土色彩。观览朝鲜半岛诗人对中国诗歌的追和全景,寻绎同样的文化基因,如何在另一种“平行时空”发展了其中一个侧面,并落地生根成长出另一种可能性。正是这些异域汉诗为我们呈现的这种可能性,使之成为一面镜像,得以借此反观中国传统文化:这个庞大复杂、瑰丽多姿的生态系统呈现的多元文学景观,哪些被我们长期忽视,却又被邻国采纳发扬了。因此,本书的出版不仅有学术价值,在当今也颇具现实意义:我们借此得以重新发现中国传统文化曾经对周边国家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从而增强文化自信,促进境内民族融合与邻国的国际团结。

  作为一部文献整理工作,本书在体例上开创了一种东亚汉诗与中国古典诗歌的联动形式。这是目前学术界第一部将域外诗人追和、次韵中国诗歌的汉诗和中国诗人原作加以搜罗对照的总集,颇具创新性。作为唯一的追和诗文献总集,本书为读者了解朝鲜半岛历代诗人次韵中国历代诗歌提供最为全面、直观的信息,既体现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流派诗人的追和诗创作风貌,也体现中国经典诗人诗篇在朝鲜半岛被接受的过程和产生的回响。综上,本书作为一部韩国汉诗追和诗整理程碑式的著作,标志着韩国诗人追和中国诗歌研究到达了一个新的高度,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与完整度,也填补了学术空白。这部书将是一个开始,无论是为东亚追和型韵文文献整理探索门径,还是为朝鲜半岛追和诗系统研究奠定基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