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满庭芳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4年03月12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沽上丛话
读读写写(十三)
散文的“虚构”问题
杨仲凯

  文学上有很多的术语,比如“虚构”,这是个很专业的词汇,大多数人都知道其中的含义。很多电影的开头都会有这样一句字幕“本故事纯属虚构”。虚,就是虚无,没有,构,就是构建,就是想象力。

  人们普遍认为,小说是虚构的故事,而另外的常见文体散文是不能虚构的,散文要写真事和真情实感。叙述真实故事的散文,既然讲的也是故事,那本来和小说已经比较接近了,小说是“假事”,散文是“真事”,如果散文可以虚构,那不就是小说了吗?有人认为,如果散文可以虚构,那这里的虚构就是在说谎。

  再进一步,如果讲散文可以更自由和直接地表达作者自身的情感,那报告文学、纪实文学这样的文体承担的责任,更应该是真实社会生活的反映,对所描写的真实人物和事件不能拔高和矮化,对于细节也不能编造。那么,哪怕是报告文学,毕竟也是一种创作,如果为了写作的需要,如果不涉及事件的成立与否,把本来发生在上午的事实移植到下午;写旧体诗,为了格律上平仄的需要,明明想写云,结果改成雾;为了烘托人物的情感,把事件的背景由阴雨天写成旭日东升的艳阳天,这些处理,可以吗?

  这样的问题也很难有一个标准答案,因为写作的标尺掌握在写作者的内心。没有一个写作警察去监督作家写真实故事时是不是进行了虚构。

  我的看法,不论是散文还是相近文体的报告文学,既然被纳入文学艺术的范畴,就有虚构的可能。所谓“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怎么就“高”了呢?就是因为运用了文学的手法,文学的手法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修辞方法,修饰就是创作,应该也是虚构的范畴。不仅文学,所有的艺术形式可能都要有虚有实,没有虚实结合,就没有艺术之美,呈现出来也一定不够好看。

  有种相对新的文体叫做“非虚构”,其实也不新了,很多年前就出现了。非虚构写作可以看做是散文的分支,至少在鲁迅文学奖的评奖中,非虚构并不单独设项,就是以散文的名义进行评奖。对比传统意义的散文写作,非虚构写作更加强调真实性,更强调社会性研究和批判的力量,从这一点上来看,非虚构和报告文学很接近,但文学界也有共识,就是非虚构更强调文学性,而报告文学应该是一种纪实呈现,并且有接近新闻的时效性,可以更快速地反映真实发生事件的图景。

  “非虚构”本来就是一种否定的语式,如果在“非虚构”里虚构了,那就是在“不是虚构”中进行虚构,好像不仅可笑,而且更值得指责。但前面又说了,非虚构文体还强调文学性,所以话又说回来了,我的观点是,只要有文学性,就不是纯粹社会学调查报告,虚构不是作假,虚构是叙述方法的一种。这样看来,非虚构文体只是比较拗口的阶段性提法,即使是非虚构,也会有虚的成分,没有虚,就映衬不出实。

  还有“非虚构小说”有合理性但也更近乎荒唐的说法,小说二字一旦说出,那就是虚构,不虚构的小说,那就不是小说了。但也可以这样去理解,比如历史小说,很多人是拿《三国演义》当作历史来看的。《三国演义》虚构的故事成分其实非常高,有很多小说写的可能基本上忠于历史事件,但也必然写了人物内心、写了生命对于五彩斑斓世界的体验,如果不是能钻进别人肚子的孙悟空,写别人的内心想法就是想象,哪怕是合理推导也是虚构无疑。

  以第一人称“我”出现的散文叙述,更应该接近客观真实,人还是难免有避重就轻的倾向,会对自身进行美化,这尤其应该注意。而哪怕是为了文学性和情节叙述的需要,也要把握好虚构的尺度,因为虚构是虚构,而说谎是说谎。虚构是用于文学之美,而说谎是道德问题,和文学无关。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