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江隐龙和爱人安颜颜作为合作伙伴共同完成的作品,以二十四道菜品为切入点,通过文字与摄影,全景式地展现中华美食的文化和历史。二十四道具有代表性的中华美食,也蕴含了二十四节既饱口福又饱眼福的中华美食课。
虽然不是学术专著,但江隐龙对书的要求和学术专著一模一样,为了让这本书的内容足够有含金量,他查阅了几十部古籍和数百篇论文。
比如为了写《扬州炒饭:江南稻香一万年》,作者需要考证中国的谷物发展史,就查证了《周礼》《孟子》和历代“食货志”;考证中国炼铁史,就用到了《天工开物》《齐民要术》;此外还有《东京梦华录》《梦梁录》《武林旧事》《随园食单》《都门饮食琐记》,以及明清的扬州府志……在这篇写扬州炒饭的文章中,我们可以知道铁锅与食用油的发展,以及淮扬菜是怎么在八大菜系中立足的。在《榴莲:郑和船队遇见水果之王》中,我们又可以跟着郑和下西洋的脚步,看看东南亚水果引入中国的历史。在《茶:三段“断代史”里的中华饮品》中,还可以看到古代精巧繁复的点茶,是怎么被朱元璋这个“草根皇帝”取缔的……每一堂课都充满着中华饮食史中的种种意外,每一堂课又都在努力守护着“吃货”的初心。而最终在“课程结业”时,相信大家对于“美食”二字,一定会有更深的领悟。
比如书中关于包子的介绍,就有南北方人群不同的吃法和解读。作者对小笼包与汤包的关系进行了一番考证。
不明就里的食客常用“小笼汤包”一词,其实小笼包与汤包是两个概念。更进一步说,这是两种不同层面制作方式的划分。顾名思义,小笼包就是放在小蒸笼里蒸的包子,因为蒸笼小所以包子便小。如果馅里有汤汁,便可以叫小笼汤包;若不加汤,那便是小号的肉包了。
因为以汤为馅,汤包的皮需要用不发酵的“死面”,其蒸出的面皮为半透明状,薄而筋道,这样就成了自然的食物容器;没有汤的小笼包则以不走形、不掉底、不漏油为上,用的是发酵的“发面”,蒸出来白白胖胖、松软香腻。
淮扬一带的小笼包基本都是灌汤的“死面”包子,所以江南人口中的小笼包和汤包可以画上一个约等于号。然而在中华料理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小笼包又有了一个“小龙包”的别称,这唱的又是哪一出呢?
其实这是一个国际文化的乌龙。小笼包传入西班牙后,西班牙中国餐馆的菜单上对小笼包的解释是“中心加肉的中国面包”,在一些顺带出售类似小笼包的西班牙餐馆里,本土化的小笼包则被称为“西班牙产中式夹肉面包”。结果后来以讹传讹,中国小笼包竟然变成了“中国小龙包”,而西班牙菜单上的解释更令人叫绝:“加中国龙肉的小面包!”
或许因为在西班牙人眼中,龙是中国的象征,只要与龙相关便是与中国相关,后来西班牙餐馆干脆将“中国小龙包”翻译成“中国的龙面包”。后来“龙面包”这一名称渐渐走红,名头甚至盖过了小笼包。2000年之后,纪念李小龙的风潮吹向西班牙,“小龙包”的解释又改版成了“李小龙最喜欢吃的中国肉面包”。如今,“李小龙包子”与“左宗棠鸡”“李鸿章杂碎”一道,都是“混血”的中国名菜,这也成了中国文化输出过程中独树一帜的中华符号。
本书虽然不是学术专著,但知识量并不比专著少,如果你想成为一名知“食”分子,相信这本书不会让大家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