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陈璠)今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周年。2月22日,京津冀联合办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协同发展十年成效。10年来,京津冀三地一张蓝图绘到底,坚定不移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进北京城市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区“两翼”联动发展,唱好京津“双城记”,交通、生态、产业、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持续突破,形成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发展格局。三地经济总量连跨5个万亿元台阶,达到10.4万亿元,是2013年的1.9倍,区域整体实力持续提升,现代化首都都市圈生机勃勃,扎实向世界级城市群迈进。
首都发展深刻转型。北京退出一般制造业企业超3000家,疏解升级区域性专业市场和物流中心近1000个,利用拆违腾退空间实施绿化超9200公顷,城乡建设用地减量130平方公里。严格控制非首都功能增量。不予受理与“四个中心”(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定位不符的登记业务2.5万余件,高精尖产业发展获得更多空间。稳步推进核心区功能重组,人口、建筑、商业、旅游密度逐步下降,让核心区“静下来”。北京从聚集资源求增长转向疏解非首都功能谋发展,从城市管理转向超大城市治理,走出一条减量下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雄安新区拔节生长。292个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6500多亿元,4000多栋楼宇拔地而起。“四纵三横”高速公路和对外骨干路网全面建成。城市大脑等智能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地上、地下、云上“三座城”同生共长。首批疏解央企总部建设进展顺利,央企在雄安设立子公司及各类分支机构200多家。创新高地和创业热土加快打造,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挂牌运营,源自北京的300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在雄安注册,天津港打造服务雄安新区便捷出海“绿色通道”。北京40余所学校、5所医疗卫生机构与雄安新区对接合作。天津一批职业院校、医疗机构持续提供优质技能培训和医疗帮扶。
北京城市副中心生机勃发。城市框架全面拉开,保持千亿级投资强度,确保一年一个节点、每年都有新变化。城市绿心公园开园迎客,北京艺术中心、北京城市图书馆、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亮相,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东六环路入地改造全面提速。北京市级机关两批集中搬迁顺利收官。61家北京市属国企及下属企业落户。数字经济等六大产业集群加速形成,行政办公、商务服务、文化旅游、科技创新“3+1”主导功能持续加强。
京津“双城记”谱写新篇章。两市全面拓展合作广度深度,协同发展主引擎作用更加凸显。北京创新资源与天津先进制造研发优势深入对接。天开高教科创园注册企业1300余家,吸引天开智算等一批项目成果落地。智慧互通等北京企业在天津建设中试服务平台和生产研发基地,天津120余家汽车零部件企业为北京整车厂商配套。开通天津港至北京大红门及平谷等海铁联运班列,依托京津物流园提供“从港口到餐桌”便利化服务。滨海新区建成航空航天等8个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形成绿色石化等4个千亿级产业集群,融资租赁资产规模和商业保理资产规模居全国前列。
协同创新、产业协作持续发力。由产业转移承接向产业链合作转变,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持续增强。2022年三地研发投入强度为4.28%,比2013年提高0.85个百分点,持续高于全国。创新带动产出效率持续提高,2022年区域劳动生产率达到18.5万元/人,较2013年基本实现翻倍。中关村企业在津冀两地设立分支机构超1万家,“北京研发、津冀制造”模式加速形成。推动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整合天津物质绿色创造与制造海河实验室等8个创新平台形成联合体,加速原创技术成果产业化。京津冀确定“六链五群”产业协同新格局,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不断提升。京津冀生命健康等两个产业集群获批国家级重点产业集群,产值规模占全国20%以上。河北承接京津转入基本单位4.3万家,带动产业转型升级。
交通一体化实现新突破。北京“双枢纽”机场国际竞争能力显著提升,分工合理、高效协同的津冀港口群加速崛起,货物吞吐量超19亿吨。“轨道上的京津冀”加速形成,京津冀铁路营业里程超1.1万公里,较2013年增长超三成。京津冀高速公路里程近1.1万公里,较2013年增长超四成。京津雄半小时通达、京津冀主要城市1至1.5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以区域交通一体化为支撑,打造由环京地区通勤圈、京津雄功能圈、节点城市产业圈构成的现代化首都都市圈。
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新成效。2023年京津冀细颗粒物平均浓度较2014年下降57.3%,由“持续向好”向“蓝天常见”转变。
(下转第3版)
(上接第1版)
京津水源上游重点流域生态补偿实现全覆盖,2022年京津冀治理区浅层地下水、深层承压水水位较2018年分别回升2.25米、6.72米,永定河等五大主干河流全部重现“流动的河”并贯通入海。
民生福祉得到新提升。2023年京津冀三地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2013年相比,年均分别增长7.2%、6.9%和8%,三地城乡居民收入比值较2013年分别缩小0.23、0.09和0.31。京津200多所中小学幼儿园与河北办学合作。9300余家定点医疗机构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实现12345市民服务热线互联互通,签署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合作框架协议。灾后恢复重建加速推进,三地加强规划编制和项目建设,提升防灾减灾能力水平。发挥好京津对口帮扶机制作用,合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深化市场一体化改革。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口,不断释放市场主体新动能。落实京津冀营商环境“1+5”合作框架协议,第一批165项资质资格互认,自贸试验区203项政务服务事项“同事同标”。推进要素一体化,组建京津冀城际铁路投资公司、永定河流域投资公司、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投资基金等投融资主体,成立京津冀企业家联盟,携手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完善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互联互通布局,中欧中亚班列开行超千列。
完善协同发展体制机制。三地党政代表团定期互访学习考察,签署多轮省市间战略合作协议,全方位深化交流合作。建立京津冀党政主要领导协商机制,研究部署三地协同主要任务,人大、政协分别开展协同立法、跨区域协商。三地抽调精干力量组建京津冀联合办,在北京市集中办公,组建15个专题工作组,衔接更加紧密、联动更加高效、推进更加有力。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周年新的起点上,三地将坚定不移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积极服务保障中央单位标志性项目向外疏解。打好疏解整治促提升“组合拳”,做好腾退空间统筹利用,持续推进核心区功能优化提升。推动“新两翼”建设协同发力,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深化京津与雄安新区对接合作。加快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全力推进重大项目接续建设,加快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唱好京津“双城记”,推动天津与北京的科技创新协同和产业体系融合,共同发挥好辐射带动和高端引领作用,携手支持河北更好承接科技溢出效应和产业转移。加快构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编制现代化首都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进一步强化对区域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的统筹,为建设世界级城市群打下扎实基础。强化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共同打造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创新园区生态,增强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功能,推动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抓好重点产业链图谱落地,合力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共同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重点领域协同持续走深走实,织密互联互通网络,拓展绿色生态空间,深化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等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扎实推进灾后恢复重建。京津冀将深入推进区域一体化和京津同城化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着力打造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重要动力源,全力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先行区、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