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文艺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4年02月01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核桃树下满乡情(图)
金学钧 题图 张宇尘

  一棵380岁的老核桃树,生长在燕山脚下的蓟州区孙各庄满族乡孙各庄村东南的街道旁,根深叶茂,至今仍然硕果累累,守护着一方水土,养育着一方人民。我站在老核桃树下,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几百年来,它见证了满族乡的历史变迁,也是我自己人之初的守护伞。这正是老百姓所言,孙各庄的核桃——满仁。

  我出生前,母亲在隶属于马伸桥镇供销社的孙各庄供销分店工作,地点在今天的孙各庄满族乡孙各庄村西头,时间是上世纪60年代初期。一天,怀着五个月身孕的母亲,骑着借来的自行车过雹嶂子(荣山)南山口,下坡时重重地摔倒了,身子不能动弹,额头也碰出了血,心想孩子可能保不住了。这时,路过的附近村一名妇女干部把我母亲扶起,搀到家中疗伤、做饭,还帮忙修好了摔坏的自行车。腹中的我因此大难不死,逃过了一劫。母亲对满族乡亲的鼎力相助,至今仍心存感激,而未出世的我第一次受到满族人民的关照。

  1962年的夏天,我已经七八个月大了,母亲租住在孙各庄村东头伤残老军人谢兰家的西屋,而看护我的大妈就住在谢兰家南边一百多米的老核桃树旁边,早上,大妈把我接过去,晚上下班由母亲再抱回来。就这样,我很小的时候,就在孙各庄生活了将近一年,受到了孙各庄村满族乡亲们的关照,也享受到了老核桃树的庇护。如今已经86岁的老母亲,还常常提到这段往事。

  去年核桃刚下树的时候,已经退休的我到老房东家看望谢兰的儿子们。在谢家的老宅里,见到谢兰70岁的二儿子谢玉柱、66岁的三儿子谢玉良,他们正在院子里的凉台上晾晒核桃。聊起往事,不禁唏嘘。白驹过隙,一个甲子匆匆而过。如今,他们的生活受到政府照顾,谢玉柱享受低保,每月政府发给1400元,家里的核桃等果木,每年也有一些进项。他们的先祖曾在清东陵当差,后来到孙各庄看管二王陵。

  抗日战争爆发后,满族群众也纷纷跟着共产党闹革命,谢兰就是1941年参加包森的十三团,1942年入党,曾参加大小战斗80多次,两次负伤。1945年7月1日,抗日战争胜利的前夕,在攻打密云县葡萄园中的一个炮楼时,他左腿受重伤。1947年2月,“二等甲”伤残军人谢兰复员回到孙各庄村,担任村支部书记、治保主任多年。我们租住在他家时,他刚刚不当村干部。作为老八路、老党员,他没有给孩子们留下多少财产,却留下了为人正直、甘于奉献的精神。

  在谢家的西屋,我看到了谢兰老前辈留下的三件遗物,一件是战争年代的一个伤痕累累的小皮箱,一件是祖辈传下来的陶瓮,还有一件是土改时分的条凳,据说是汉奸伪县长李午阶家的。谢兰于2016年去世,为满族人民争得了荣誉,为民族团结和社会发展,尽到了一个老八路应尽的职责。

  大核桃树下,再也看不到看护我的爷爷、奶奶那步履蹒跚的背影了,而那棵380岁的老核桃树,依然显得那样年轻,就像满族乡亲们一样焕发青春,植根故土,踔厉前行,面向未来。新时代的孙各庄满族乡就像石榴花开,民族团结一家亲。黄花山下、关东河畔建起了满蜜园、核桃园、葡萄园,生态宜人,果品飘香。这里的红提葡萄、脆皮核桃、满乡蜂蜜打开了市场,远销八方。挖掘满族文化,推进文旅融合,发展特色旅游也是这里的一大特色。

  隆福寺村坐落在葛山之下,村东北的西峰口是当年清朝帝后去东陵谒陵的必经之路,因此这里是清朝乾隆皇帝重修隆福寺、建立行宫的地方。这里历史遗址颇多、满族文化深厚,现今建起了内容丰富的满族文化陈列馆、满族风情农家院、民俗民宿园,吸引了众多游客。人们到孙各庄满族乡来旅游,了解满族文化,品尝满族食品,观看“二贵摔跤”等满族节目,令人身心俱爽,赏心悦目。

  满乡满蜜满川绿,满福满仁满族情。古老的核桃川,今天发生了蝶变,民族的情感深似海,新时代的孙各庄满族乡在绿水青山中正创造新的荣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