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以前杂草丛生,晚上还黑漆漆的,没人敢走。哪像现在这么亮堂!”在大营门街道东莱里社区,曾经的“荒地”如今已蜕变为以蝴蝶科普为主题的“口袋公园”。
为满足居民对更优居住环境的需求,大营门街道东莱里社区党委把口袋公园建设作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第一时间与区城管委沟通相关情况和问题。在多方共同努力下,这片“荒地”很快被纳入今年“口袋公园”改造计划。改造初期,社区党委通过多种途径收集居民意见,并通过东莱里社区居民议事平台“好商好量好邻居”,与楼栋长、志愿者骨干、居民代表召开协商议事会,让居民直接参与到提升改造之中。
公园的设计不仅融入了居民们的期待,还特别增设了科普元素。公园内蝴蝶标识的设计寓意破茧成蝶,绿色低碳的太阳能路灯点亮了夜晚的小径,残疾人坡道、环保垃圾桶等硬件设施的增设,让这片空间成为了老少皆宜的幸福角落。
从今年4月动工到9月中旬开放,整个项目施工顺畅有序,未收到任何投诉,这是社区党建引领和协商议事的成果。
东莱里社区党委依托“好商好量好邻居”议事平台,建立“议什么”“怎么议”“何时议”“谁来议”的“四议”工作法。推动构建事事有监督、件件有跟踪的社区治理工作新格局,实现了治理过程让群众参与、治理成效让群众评判、治理成果让群众共享。
大营门街道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聚焦“精度、广度、深度”三个治理维度,夯实全科网格治理基础,深化延伸微网格、专属网格建设,打造“一米·阳光”全科网格特色品牌,积累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经验。
此外,大营门街道立足“防、采、调”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法,构建了以法治宣传教育为主导、以多方线索收集为基础、以矛盾纠纷化解为本质的“全程服务链条”。将发力点定位在采集处置上,借助“阳光议事会”平台,实时动态掌握所在微网格内矛盾基础信息。今年以来,采用“建档销账”机制,对排查出的99件矛盾实现100%化解,化解信访积案2件,全力将矛盾纠纷解决在楼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