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新河西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河西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综述
十项行动见行见效~~~
~~~
河西区第二十届学子节闭幕仪式举行~~~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大营门街道~~~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友谊路街道~~~
~~~
~~~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柳林街道~~~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3年12月28日 星期四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朗读放大 缩小 默认
西岸文明风 入目皆美景
——河西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综述
通讯员 万彤

  漫步街头,交通井然有序,街巷干净整洁;走进社区,温馨和谐、幸福宜居,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各行各业秉持诚信风尚,老少汇聚共行善心义举……在河西区,文明新风拂过大街小巷,浸润每个人的心田,目之所及美景多,细微之处见证着河西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的斐然成效。

  今年以来,河西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牢固树立“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靠民”的工作理念,统筹谋划“一盘棋”布局,不断深化全国文明城区创建成果,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实现责任落实“一竿子”到底、全民参与“一张网”覆盖,为“建设经济强区、打造品质之城”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支撑。

  强化阵地建设

  浓厚文明氛围

  区文化馆、桂发祥十八街麻花文化馆、河西区消防科普教育基地等3家单位被命名为天津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越秀路街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桃园街广顺园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友谊路街谊景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被推选为2023年天津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中心(所、站)……今年,喜讯接连传来,这是河西区在强化阵地建设、浓厚文明氛围工作上交出的亮眼成绩单。

  文明,是一座城市最美的底色,彰显着一座城市的精气神。河西区以阵地建设为抓手,不断强化统筹社会资源和整合社会力量。在全面建设阵地的基础上,河西区逐年提质完善,打造区级示范文明实践所、站共14个。河西区积极整合区内资源,在消防河西支队、交警河西支队及企事业单位,设立区级文明实践基地,开展特色文明实践活动。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全区推行“党建+新时代文明实践”模式,通过以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主阵地,志愿服务活动为践行载体,全面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领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同时,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举办河西区2023年“争做文明有礼天津人”启动仪式暨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展示交流活动、“诚信建设万里行——河西区创建诚信示范商场”主题实践活动、“文明单位示范文明 争做文明有礼天津人”文明交通志愿劝导活动等1100余场。河西区充分利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等中华传统节日,广泛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生动活泼的“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活动,不断提高城区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养。

  凝聚志愿力量

  打造“幸福支点”

  在挂甲寺街,古海里社区“老妈妈”志愿服务队为外卖“小哥”包饺子,让在外奔波忙碌的他们感受“家”的温暖;在东海街,天津市模范退役军人兰荣珊结合红色老兵营展览馆藏品讲述红色故事,带领大家回望历史、感悟军魂;在太湖路街,仁湖里社区“红湖突击队”的党员志愿者们发挥所长,及时“接单”,为居民提供水电修补、电器维修等志愿服务……河西区坚持把“创城”与“育人”有机结合,积极开展市民文明实践活动,激发市民志愿服务热情,成为城区一张靓丽名片。

  河西区坚持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完善“点单、派单、接单”相贯通的工作模式。全区组建1200余支志愿服务队伍,订单式、差异化、多样性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在文明服务、文明交通、文明餐桌等多方面开展志愿活动7800余场。对1248支志愿服务团队实行星级评定和制度化管理,实施常态化公益项目50余个,开展公益活动7800余场次,服务群众30余万人。河西区广泛组织开展志愿服务关爱行动,解决群众“微心愿”1262件,慰问劳模、困难职工等群体1559人。完善“双万”服务制度,持续开展“万名党员进社区 万名团员做公益”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全区55个机关、14个街道,3000余名机关干部、在职党员、志愿者利用周末和节假日,走进社区“入列报到”,在主次干道、自然小区、背街小巷及菜市场周边区域开展环境卫生清整。在一场场文明实践活动中,百姓所盼得到及时回应,创建成果惠及千家万户。

  坚持榜样引领

  文明花开满园

  “勤俭节约是传统美德,要爱惜粮食……”“百善孝为先,我们要传承孝道……”在越秀路街惠阳里社区家风故事会上,“社区好人”动情讲述着家风故事。今年以来,惠阳里社区每季度开展一次宣讲活动,让“社区好人”走进讲堂,讲述家风故事传播好人事迹。今年,河西区在全区开展“街道好人”“社区好人”推选工作,以惠阳里社区为试点,打造首个“好人社区”,着力形成“点燃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好人效应,绘就从“社区好人多”到“好人聚社区”,再到“社区人都好”的生动局面。

  河西区着力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提升全区人民群众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及全社会文明程度。推选命名文明单位66个、文明社区60个、文明校园20个、文明家庭200个,推选61个单位、24个社区、10个家庭、8所学校、30家商超、市场、摊位参与市级评选。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推选宣传活动,推选命名河西区第七届道德模范10人、道德模范提名奖20人,1人当选市级道德模范,1人荣获市级道德模范提名奖。推选命名“河西好人”85人,12人入选“天津好人”。推选表彰“河西区新时代好少年”10人,3人荣获“天津市新时代好少年”提名奖。河西区第七届道德模范交流座谈会、道德模范事迹展览开展,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学习道德模范、崇尚道德模范、关爱道德模范、争当道德模范,让新时代文明之花开遍每个角落。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每一位河西人的奋斗目标,也是一场永不停歇的幸福接力。每一次幸福升级都激励着河西人以昂扬姿态,开启新的征程,从身边的“小日常”做起,共同打造河西区文明建设的“大气场”,以惠民实效展示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力度和温度。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朗读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