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评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3年12月27日 星期三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朗读放大 缩小 默认
金之平视线
破“茧”才能求真
金之平

  近年,“信息茧房”成了网络热词,指的是人们关注的信息领域会习惯性地被自己的兴趣所引导,思想认识被禁锢在“茧房”中的现象。这样,不只接收不到真实的信息,还会产生偏见、脱离实际。

  由此想到调查研究,有的党员干部看似调查了很多问题,写了不少报告,但结果都无关痛痒,既没有关注到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也没有触及症结所在。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有的党员干部或想当然,总是“我觉得”“我认为”;或图省事,懒得深入思考,忽视了问题的本质……实际上都是有意无意地陷入了“茧房”。避免这种现象,需要从思想和行动上破“茧”,破“茧”才能求真,把工作干到实处。

  我们常说要做“解剖麻雀式”调研,如果到现场之前,心里先有了结论,带着结论去调查,那就成了本末倒置。这样捉上来的“麻雀”,也就谈不上用心解剖。只有真正做到调研时细致入微,痛点堵点全体验,才能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久前,天津市场监管部门开展“领导干部走流程”活动,组织领导干部以普通工作人员身份到服务窗口等工作一线,全面体验业务办事流程,深入查找经办服务中的痛点堵点,针对实际体验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对策,推动政策服务切实落地落实落细。多到基层“补补课”,看到的问题无论是大是小、是简单还是复杂,都事关群众切身利益,捞上来的是“干货”。

  每个人的认知都有局限性,谁也不是百事通,从思想上破“茧”,就要抱着“甘当小学生”的心态,多同群众交朋友,多向群众请教。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获得正确认识的源泉,也是检验和深化我们认识的根本所在。面对发展的新形势,党员干部更应摆脱惯性思维的“框”,不断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将群众的智慧吸收到决策和行动中,及时发现并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

  破“茧”是求真的过程,要多些主动性,努力提高调查研究的实效性,这也是提高干事创业本领的一个关键。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朗读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