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世章旧居位于和平区睦南道122号,2013年被确定为第四批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治建筑史者一般认为,20世纪前30年是天津近代建筑发展的兴盛期,当时本土的建筑文化有意识主动融汇客体的西方建筑文化,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中出现了大量可与“北京四合院”并美的“天津小洋楼”。徐世章旧居建于1922年左右,正是这一时期天津建筑的典型代表。建筑主体为砖木结构的三层小楼,四坡大瓦顶带阁楼,琉缸砖清水外墙,腰线和屋檐下采用水泥浆粘河光石混水墙面。二层和檐口有大小挑檐,层次分明,立体感强。
首层设有门厅、客厅、餐厅、备餐厅、厨房和库房等。二层为起居室、带壁橱的卧室和设备齐全的卫生间。同层的阳台装有横向无棂玻璃窗,故光线充足,视野开阔。三层则为阁楼,做杂房之用。院门旁建有车库,北侧临街处为平房。楼房四周原有一庭院式花园,立有假山、小亭,环以透景式花墙。因为环宅多载垂柳,院中植以松树,故徐世章又自名宅第为“万松草堂”。整座建筑采用了灵活的不规则构图手法,立面线条简洁明快,建筑比例和谐自然,总面积为1295平方米,现为天和医院办公楼。
徐世章(1889—1954),字端甫,又字叔子,号濠园,天津人,著名收藏家、鉴赏家、建筑学家、书画家,集专家、杂家和大家于一身。此外,他还有一个特殊身份,是“文治总统”徐世昌的堂弟,时人赞誉两人为“文学彬彬大小徐”。徐世章十分崇拜家族长兄徐世昌,爱其为学、为政及书画、诗文、书札等,自幼即特别珍重之。而徐世昌也很关爱这个幼年失父的小十弟,对其读书和成长用心颇多,时常以诗文劝勉,还曾摘录亲写历代格言成册相赠,深望其勉力前修。
徐世章早年入学京师大学堂译学馆,毕业后留学比利时列日大学经济管理系,获商学学士学位。1911年赴意大利担任万国博览会审查员,后又于英、德、法等国考察商业和铁路行政。次年回国,历任陇海铁路局会计监补和技术见习所副监督。1916年任京汉铁路管理局副局长。1917年,在赴日参加交通联运会议后担任津浦铁路管理局局长、浦信铁路督办。一战期间,曾担任中国远征军本部顾问。1918年再任国有铁路沿线防疫官和津浦铁路防疫局局长。自1920年8月起任交通部次长,兼铁路督办、铁路会计统计局常任委员、交通银行副总裁、国际联络交通运输研究会委员、中国国际运输局局长、饥饿救济会会长、币制局总裁等。1922年,在徐世昌辞去总统职务而移居天津后,徐世章也彻底告别政坛回到天津的“万松草堂”,自誓“今后不再参与政治”“唯寄情于翰墨金石间”。
徐世章平生好风雅,自读书时期就用心收藏整理徐氏家族的著述文字等。这与徐世昌脾性极合,两人经常就名家书画、古器珍玩等相与把玩论讨。离开官场后,徐世章愈肆力于文化事业和教育、医务、救济等社会公益。一是热衷刻书藏书传承文脉。曾刻印徐士銮《敬乡笔述》《医方丛话》、徐寿彝《徐汉卿先生诗集》、徐世昌《归云楼题画诗》等,均纸白墨润,制作精良。所藏书画、古籍更是精品荟萃,如清雍正年间黄鼎所绘《万里长江图》等,都堪称稀世珍品,而尤为人称道的清乾隆四库全书总纂官纪昀手写《武英殿聚珍版丛书》等更是人间孤本。二是收藏古砚最具规模。徐世章收藏、鉴定、研究古砚形成体系。所藏古砚,论品种之多,应有尽有;论年代之久,溯自汉代;论材质之类,涵盖陶瓦砖泥铜铁石瓷玉木;论数量之巨,数以千方。尤为可贵者,他除请高手拓砚外,还搜集砚拓。或先见拓片,按图寻物;或得砚后再搜集砚拓。传拓留影,可欣赏亦可出版。搜集旧拓,则查清源流、鉴定真伪。徐世章收购文物往往不惜重金,但生活上却节衣缩食,十分简朴。三是收藏古玉自成系统。他的藏品范围自商周秦汉至明清,几乎历代都有,可呈现出中国古玉发展谱系。其中,西周燕形玉佩、战国英玉双龙双离佩等,都堪称绝世之珍。
徐世章有着强烈的家国情怀和文化自觉,身处动荡之世而苦耗一生心血致力于古玉、古砚、古籍和历代书画等的访求收藏和保护研究,晚年叮嘱后辈:“我毕生致力于收藏文物,几十年呕心沥血,终于将它们从分散变为集中。如果传给你们,势必又由集中变为分散。我考虑再三,只有捐给国家,才更容易保管,供全社会、全民族共赏。我希望在我死后,将捐献之文物开辟一个陈列室,进行陈列,供大家欣赏。这也是我对社会的一点贡献。”徐世章去世后,徐家儿女谨遵其遗愿,将他的收藏分三次无偿捐给国家,计有近3000件文物,为祖国的文博事业增添了传承不绝的绚丽奇葩。
●《小楼春秋》解说词:
热心公益事业,从商有道的徐世章,博雅好古,毕生致力于文物收藏,尤其钟爱古玉古砚,他收藏的古砚不仅质地精良,且多名家题识、名家收藏,名工雕刻,流传有序。1954年,徐世章先生去世,享年65岁,家人遵其遗嘱捐献了全部古砚、古玉等藏品近3000件,现藏于天津博物馆。(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