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这“三个统筹”是做好明年经济工作需要把握的基本原则和需要坚持的方法论,对于应对经济形势变化的不确定性,推动明年经济工作重点任务落地落实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在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夯实发展根基
当前我国经济回升向好,但仍面临着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等困难和挑战。要有效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需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稳就是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只有稳住社会基本盘,才能在保持社会经济大局稳定的基础上谋进。进就是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只有培育壮大新的经济增长极,才能不断巩固稳中向好的基础,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先立后破,就是统筹把握时度效,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稳”和“进”、“立”和“破”作为一个整体,要求坚持把扩大内需作为战略基点,使国内大循环建立在内需主动力的基础上。
要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而要使消费需要转化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有效需求,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一方面,需求是有支付能力的需要,只有保持经济在量上的合理增长才能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使消费需要转化为消费需求。另一方面,只有实现经济在质上的有效提升才能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实现供给和需求的良性循环。因此,必须把改善供给侧结构作为主攻方向,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以高质量供给创造引领新的需求,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的跃升。
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着力扩大内需协同发力,目的是避免出现单纯依靠刺激内需难以解决产能过剩等结构性矛盾的情况,推动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高水平动态平衡,发挥我国超大市场规模和强大生产能力的优势,为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二、在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中深挖发展潜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三农”工作的同时,强调要把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起来,其背后的深层次逻辑,就是正确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推动形成城乡融合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城的比重上升,乡的比重下降,是现代化进程中的客观规律,必然要求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推进新型城镇化,既是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更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但在我国拥有14亿多人口的国情下,不管工业化、城镇化进展到哪一步,农业都要发展,乡村都不会消亡,城乡将长期共生并存。因此,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消除城乡发展差距,不是要用城市完全取代农村、用工业完全取代农业,也不是使农村从属于城市、农业从属于工业,而是要把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乡村全面振兴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农村是最广阔的增量空间。在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中推动城乡融合,能够畅通工农城乡循环,激发和释放巨量的投资和消费需求,不断拓展国内统一大市场的广度和深度,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充足的发展空间和强大的发展动力。
三、在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中强化发展保障
统筹发展和安全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都发生了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必须把防风险摆在突出位置,在发展中更多考虑安全因素,提高风险防范和化解能力。
明年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的态势需要防范和化解的风险,一是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一是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重点领域风险。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以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安全,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发展和安全要动态平衡、相得益彰。第一,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要以自身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形势变化的不确定性,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积极谋划用好牵引性、撬动性强的工作抓手,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第二,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粮食生产能力和防灾减灾能力,确保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抓好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第三,以金融高质量发展维护国家金融安全,提高金融监管有效性,建立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政府债务管理机制,促进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就是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把安全看做是发展的前提,把发展看做是安全的保障,推进发展和安全深度融合,既通过高质量发展提升国家安全能力,又通过更高水平的安全格局来营造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环境,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挑战,确保中国式现代化顺利向前推进。
(作者为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南开大学基地研究员,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党委副书记、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