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读书·汇思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3年12月11日 星期一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朗读放大 缩小 默认
遥望一群书生的背影(图)
张家鸿
《书生行》,聂震宁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23年4月出版。

  读罢聂震宁的长篇小说《书生行》许久,秦子岩、舒甄好等书中一众人物的音容笑貌依然在眼前闪现,在心中回荡,既清晰又交错。这些在沂山一中留下或深或浅印迹的书生教师,各有成长背景与生活履历,更有着独特、鲜明的人格魅力。

  人格魅力源于何处?答案是爱。

  首先是对教育、对学生的爱。秦子岩与舒甄好夫妻二人是书中人物形象的代表。学生来访,秦子岩拿出当时很稀罕的红烧肉罐,邀请学生品尝。看着学生狼吞虎咽的模样,他想到年少时孤苦伶仃的自己。足球队的孩子们喜欢往秦老师与舒老师家里跑,舒甄好不仅不以为忤,反而提前备好一大玻璃缸的开水,让孩子们喝,虽然孩子们只作短暂逗留,却是她的快乐之源。“在舒老师的心里,就像酷夏里一阵清风迎面吹拂而来,感觉爽爽的,再忙她都乐此不疲。”从办教师阅读讲座,到成立学生读书讨论会,再到发出放假“带一本书回家”的号召,身在图书馆的舒甄好一直相信,阅读与书籍是孩子们生命中最亮的光,对生长于偏僻地方的孩子们来讲更是如此。

  其次是对同事以及前辈恩师的爱,这在秦子岩身上体现得最明显。许多时候,他想到的是沂山一中来自天南地北的老师们身上的优点,以及经历种种坎坷、变迁之余的不易。在任何时刻,他都不会泯灭心中的善念,总是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维护现在的同事、曾经的恩师。在需要挺身而出的时候,他敢于仗义执言。

  秦子岩与舒甄好身上绽放出理想主义的光芒,不管人心如何险恶、社会怎样动荡,都没有减弱分毫。也许用理想主义来概况他们显得草率了,理想主义之外的特质还有许多许多。这就是清气,清即不浊,内心自有操守,亦可以说是境界。

  清气源于静气,那么静气又源于何处?“世间诱惑很多,众说纷纭乱耳,五花八门乱心,一个人能够不为所动,谨守真诚,才是真正内心强大的人。”任何时代,都有各自的诱惑。专于一事者,必以摈弃诱惑为前提。为什么可以做到?因为内心有足够的强大。“一个人一旦对有价值的事业产生了痴迷一般的爱好,甚至成为悲壮追求一般的爱好,也就获得了生活的支点和前行的动力,就能在日常生活之外顽强地辟出来一个属于自己的精神乐园。”

  小说最成功之处在于写活了人物的内心,把内心世界写得很大,又写得无比细腻,尤其是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纯净与浑浊的较量带来的痛苦可谓力透纸背。这其中,书生身上清气的升腾与静气的贮藏最令人动容。冷峻甚至残酷的现实,并不特意为书生让路、为书生解忧,甚至常常会用难以想象的复杂多变与无法预料的突如其来,给书生们以冷冰冰、血淋淋的教训。这种情况下,书中的这群书生更是极其可贵的存在。

  《书生行》的写作,是聂震宁向经典致敬之举。为了给宁镇扬讲解何为好文章,舒甄好以叶圣陶《稻草人》为例;晨跑时,章绍康老师背诵的出自《史记》的《报任安书》,无意中缓解了秦子岩心中的压力;舒甄好父亲赠予她的《约翰·克利斯朵夫》是她的珍宝,她想要将这本无比珍贵的书送给她爱着的学生;当着许多师生的面,秦子岩充满真诚地讲述马卡连柯的《教育诗》,并激动哽咽;在沂山一中的最后时光,秦子岩是在自己高亢激昂的诵读声中结束的,在雷雨到来的时刻中,最应该回荡在校园上空、最能催人奋进的莫过于高尔基的《海燕》了。

  聂震宁把经典名著恰如其分地安置在小说情节中,同时也让它们自然而然地嵌入秦子岩与舒甄好的人生变迁之中。很显然,这是借小说人物之口,来表达作者对经典书籍的理解,以及这些书曾经带给他的启迪。被经典影响过的他,能够让自我塑造的人物从经典之中汲取能量与光芒,何尝不是经典的魅力呢?

  与此同时,这部书也是作者向教育这一崇高事业的致敬之举。书中包括以秦子岩、舒甄好为代表的中间一代、以韦校长为代表的老一辈以及以宁镇扬为代表的新一代,他们都是书生的一分子。无书,何来书生?又何来书生气?舒甄好谐音“书真好”,她站在了秦子岩的背后,就像一本本好书坚强有力地站在所有书生的背后,成为他们行走人间最牢固、稳妥的倚靠。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朗读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