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文史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3年12月11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古人书斋里的御寒神器(图)
郑言
掐丝珐琅八吉祥纹火盆
松花江石夔龙纹暖砚
黑漆描金山水楼阁图手炉
《胤禛行乐图册·围炉观书》
青花釉里红八仙温酒壶

  明代著名书画家詹景凤在《草书千字文》卷后跋曰:“万历丁酉之十二月,天寒积雪,顾几上笔砚,乃不作冻,佳客在座,乌薪在炉,松萝仙茗在壶……”因为有烧着黑木炭的火盆、煮着茗茶的火炉,以致笔砚没有结冰,于是乘兴而书《千字文》。在数九严寒、大雪纷飞的冬季,古代文人在书斋内吟诗作文、写字绘画,是如何御寒取暖的呢?笔者在此为读者介绍几件古人书斋中必备的御寒神器。

  广庭怜雪净 深屋喜炉温

  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幅《胤禛行乐图册·围炉观书》。画面描绘雍亲王胤禛身着汉族文人服饰,坐在火盆旁专心致志读书的情景。他右手捧书,跷着二郎腿,左脚踏在火盆边沿上,火盆内炭火正旺,还插有用来拨弄薪炭的铜箸,也叫火筷子。左侧的多宝柜内置文人雅士喜好的古代彝器、珍本书籍和字画手卷;右侧的茶几上摆放着茶具、食盒;槅门外是迎寒绽放的梅花。整个画面一片安闲舒适、温暖祥和的景象,画中的火盆是古代书斋中必备的取暖设备。

  据说火盆在三国时期就已经使用,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火盆最早是用泥制成的,泥火盆的最大特点是传热慢但保暖性能非常好,后来才有了铁、铜制成的火盆。火盆的形状以圆形为主,大小不一,其直径大多是五六十厘米,有的还在盆边刻上吉祥花图。

  火盆烧的是薪炭,古时候官员发俸禄,不光有粮食还有薪炭钱。白居易的《卖炭翁》描写了薪炭复杂的烧制工序和艰辛的劳动过程,“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与卖炭老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王公贵族常常使用铜制的火盆来燃烧薪炭取暖。唐代诗人宋之问在宫城的秘书省值班时曾作《冬夜寓直麟阁》一诗:“直事披三省,重关闭七门。广庭怜雪净,深屋喜炉温。”

  故宫博物院现藏有多件掐丝珐琅火盆,造型十分精美。其中一件“掐丝珐琅八吉祥纹火盆”,火盆板折沿,直壁微鼓,平底微下凸,三足兽蹄形、通体鎏金。板沿上下及腹外壁施天蓝色珐琅釉为地,采用红、娇黄、碧绿、草绿、宝蓝、白、藕荷等多种色釉做装饰,沿面以折枝莲纹为间隔,逆时针方向依次装饰轮、螺、伞、盖、花、罐、鱼、肠八吉祥纹,沿下及腹壁装饰缠枝花卉。花纹装饰皆采用乾隆时期典型的双钩掐丝技法,所掐铜丝粗细均匀,整体造型庄雅古朴,工艺精美。

  松灰笼暖袖先知

  故宫博物院还藏有一件清代雍正时期的“黑漆描金山水楼阁图手炉”。据资料介绍,手炉呈不规则却十分对称的长圆形,提梁弯曲的形状与炉身的造型相协调。炉身四面开光,两两相对。开光内黑漆地,其上以金漆描绘不同的山水图景。画面构图讲究,布局疏朗,远山近石、亭台楼榭、草木飞鸟都描绘得细致入微,宛如工笔画,风光旖旎的山水图虽浓缩于方寸之间,却透露出缥缈深远的意境。开光外之边饰则用描金彩漆的技法描绘缠枝花卉纹,口沿内挂铜胆,盖面为铜丝编结而成的密网,用以通风换气,底心有一圆孔用以散热。

  手炉是古代宫廷和民间普遍使用的一种取暖工具,因可以捧在手上,笼进袖内,故名“手炉”或“袖炉”。手炉作为取暖工具在我国历史悠久,相传隋炀帝沿运河南巡,在数九寒冬时节来到江都(今江苏扬州),江都县县令为讨好皇帝,与民间铜匠连夜设计制作一小铜炉,内置火炭,呈献隋炀帝取暖。隋炀帝顿觉暖和,即兴命名为“手炉”。中唐时期,手炉已成为官宦人家的取暖之物。北宋年间,手炉已广泛走进民间。

  明清时期,手炉制作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制作工艺多姿多彩,材质增添了漆器、珐琅等品种,精湛绝伦,格调高雅。名家制作的手炉融雕、镂、刻、镶、磨等工艺于一身,汇诗、书、画、印于一器,既是取暖器物,又是把玩的工艺品,有着较高的历史文化内涵与收藏价值。

  当时涌现出大批名家巧匠,其制作的手炉,形、艺、韵、意俱佳,堪称工艺品中的珍品。晚明嘉兴名匠张鸣岐就是一代制炉名家,他制作的水磨红铜手炉,人称“张炉”。据记载,张鸣岐制作的手炉厚薄均匀,花纹精细,整炉不用镶嵌或焊接,全用榔头手工敲打出来,炉盖上的雕镂很细,但用脚踏不瘪。盖子十分紧密,虽然用了很久,也不会松动。尤其令人惊叹的是炉中炭火虽然烧得很旺,但摸上去却不烫手,热度与炭火不热时一样,“张炉”也因此驰名大江南北。

  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里也多有手炉的描写。《红楼梦》第六回,写刘姥姥进大观园,历经周折见到王熙凤。王熙凤“粉光脂艳,端端正正坐在那里,手内拿着小铜火箸儿拨手炉内的灰”。《红楼梦》第八回也写道:“可巧黛玉的小丫鬟雪雁走来与黛玉送小手炉……黛玉一面接了,抱在怀中。”

  乾隆皇帝的题画诗写道:“春信侵寻槛外梅,倚吟秉烛共徘徊。轻寒不入深庭院,女伴携炉得得来。”诗中提到的“炉”就是手炉。清代学者张劭《手炉》诗曰:“松灰笼暖袖先知,银叶香飘篆一丝。顶伴梅花平出网,展环竹节卧生枝。不愁冻玉棋难捻,且喜元霜笔易持。纵使诗家寒到骨,阳春腕底已生姿。”

  绿蚁新醅酒 红泥小火炉

  唐朝诗人白居易晚年隐居洛阳,在一个大雪来临的晚上,写了一个请柬让书童送给好友刘十九,邀其来书斋饮酒。请柬上写:“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红泥小火炉即是温酒用的器具。

  据记载,温酒器最早在商周时期就已经出现,到了汉代就有了温酒樽,到了制瓷发展空前繁荣的宋代,则出现了包括注子、温碗和盖在内的形制巧妙、工艺精良、功能成熟的陶瓷温酒器皿。

  明清时期,温酒器得到进一步发展,各种形制的陶瓷温酒具种类繁多,有注子、温碗、温酒壶、温酒炉、温酒罐等。不仅如此,该时期的温酒器造型华丽、瓷质细腻,并有青花、单色釉、五彩、斗彩等多种陶瓷装饰手法。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院藏有清代雍正“养和堂制”款青花釉里红八仙温酒壶,整体造型呈葫芦形,由两部分组成,上部盛酒,下部注热水温酒,用以长酌。两截相合,恰为一整体,设计新颖巧妙,别具风格。里白釉,外部通体青花釉里红装饰,以釉里红河水为底衬,上绘青花八仙人物纹饰,底落“养和堂制”青花楷书款。“养和堂制”款为清代雍正、乾隆、道光年间景德镇官窑瓷器的堂名款。

  唐代诗人许浑有“暖酒雪初下,读书山欲明”的诗句;明朝诗人潘希曾也有“宿火时温酒,敲冰自煮茶”的吟诵。有了这种温酒神器,古人似乎更加喜欢在银装素裹的大雪天气,约上诗朋文友,温酒把盏。

  砚温融冻墨 瓶暖变春泉

  砚台是古人文房四宝之一,可是古时由于缺少取暖设施,在寒冷的冬天石质砚台中的墨很容易结冰,这令文思泉涌的文人墨客烦恼不已。唐代边塞诗人岑参在漠北军帐中起草战斗檄文时,砚台中的墨冻结了:“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李白也遇到过这种窘况,无奈地叹息道:“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其实在唐代已经有了暖砚,可能两位诗人当时没有条件使用这一“神器”,才发出如此感慨。

  古人发明暖砚,就是为了用砚温墨,防止笔墨冻结,以便挥毫流畅。暖砚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代的《四民月令》,而后各代均有承袭,如唐人张说在《张燕公集》中的《暖砚铭》写道:“笔锋晓冻,墨池夜结,香炭潜然,推寒致热。”白居易《青毡帐二十韵》诗云:“砚温融冻墨,瓶暖变春泉。”唐明皇有一方制作很精巧的暖砚,《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内库中有七宝砚炉一所,曲尽其巧。每至冬寒砚冻,置于炉上,砚冰自消,不劳置火。冬月帝常用之。”暖砚在明清两代尤为流行,渐渐发展演变为一种实用与装饰相结合的文房雅具。

  现存最早的暖砚实物为l982年在甘肃灵台县百里镇北宋中晚期的窖藏中出土的一方陶暖砚,砚膛中空,可置放炭火,双面砚可同时受热。宋人王之道《和张文纪咏雪二首》诗云:“三杯强沃浇肠酒,一捻聊分暖砚盐。”明人屠隆在《纸墨笔砚笺·冬月砚》中记载了明代使用暖砚的情景:“冬天严寒不可用佳燕(砚),得青州熟铁砚,可以敌冻,炙砚需用四脚挣炉,架火砚上,微微逼之,或用砚炉也可。”

  故宫博物院藏有明正德款碧海腾蛟铜暖砚,由砚身、匣盖、暖屉组成,并无砚石,直接在铜质砚面上研墨。暖屉用于燃烧炭火,置于砚身下层,可防止砚面墨汁在寒冷的冬季冻结。砚身下壁为活动插板,将插板抽出,可任意取放暖屉。暖砚上部铸有“碧海腾蛟”精美画面,并配以诗文。

  清代内廷制作的御用暖砚一般以铜、铁、锡、银为砚匣,并镀金或镂空錾刻纹饰,工艺精湛。如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康熙年间松花江石夔龙纹暖砚,砚体为青绿色松花江石所制,通体光滑,四脚处各有一兽面纹方足。砚面上沿边缘有阴刻方框,内雕荷叶状墨池,池边有一小孔用于蓄水。砚堂凹陷,砚体四侧各雕凹底阳纹两两相对的夔龙纹。砚下置掐丝珐琅夔龙纹暖砚盒,长方形,口部饰铜镀金錾花螭纹一周,四立面为浅蓝色珐琅地,每面中间用桃纹作装饰,两旁饰相向的掐丝螭纹一对。掐丝线条工整,珐琅质地细腻,色彩淡雅。

  暖砚造型多为正方形、长方形、六方形、八方形、圆形、鼓形等。从功能上分有两种类型:一为“水暖型”,即在墨堂之下凿出空腔,通过注入热水使砚面的温度升高;二为“火暖型”,即在砚面之下制成空腔,引入炭火烧烤或置放油灯加热。火暖型暖砚要经受炭火的长时间烘烤,端石、红丝石、洮石等滋润柔滑的砚石很容易被烤焦开裂,所以只能选用质地细密、硬度更高的歙石或松花江绿石制砚。由于暖砚制造工序复杂,造价较高,属于文房中的奢侈品,一般寒士难能用上。到了清代中晚期,紫砂暖砚出现,为普通人家的读书人使用暖砚提供了机会,加之紫砂泥可塑性强、透气性佳和耐高温的特性,能制造出各式各样的紫砂暖砚,很受文人墨客的喜爱。

  暖砚作为一个时代的文房用品,为古代文人在数九严寒笔耕不辍,创作出诗文辞赋、书法绘画作品提供了便利。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