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历史教材自2019年秋季学期在天津开始推行,目前进行了2022和2023年两届高考。基于高考真题,如何科学合理地复习备考,已经成为教师和学生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基于教材,吃透教材,考题万变不离其宗
天津高考考题指向与教材练习比较密切,所以教材仍然是高考的主战场。教师要对教材进行加工整合,梳理脉络,理出历史发展的线索,通过简单的提纲、思维导图,整合教材,突出主题,化繁为简。以纲要上第24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例,这节课内容量大,知识点也非常重要,我们将整节课分成三个主题,一个是全民族抗战,一个是东方主战场,一个是抗日战争的胜利。然后再将各个主题展开,比如全民族抗战又分为三个部分,一个是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的抗战,一个是共产党在敌后战场的抗战,一个是其他民主党派、少数民族、海外华侨的支持。最后再将二级标题展开,比如共产党敌后抗战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归纳所采取的措施。这样,无论是考试选择题细节问题,还是考试材料分析题结合所学知识部分,甚至考试论述题有关全民族抗战的部分,我们也可以调动知识体系进行应对作答。在处理选择性必修教材时,因为选修教材更细,知识点更散,更要利用思维导图,弱化细节,突出重点。比如2022年天津高考真题材料分析第16题对《唐律疏议》评价的考查,就与教材密切相关。
除了从整体上构建起教材的知识体系外,我们还要注意教材的小字部分。在讲课的时候,教师要注意运用教材辅助系统,例如引言、学习聚焦、历史纵横、史料阅读等。以纲要上15课《明清经济与社会》为例,教材中提到的清朝前期玉米甘薯推广种植图、引言提到的地主谭晓的多种经营、历史纵横提到的17世纪苏州丝织业中的自由雇佣劳动、《盛世滋生图》、史料阅读顾炎武《肇域志》提到的徽商经商习俗等,分别可以用于讲解明清经济农业、手工业、商业方面新发展的史料支撑,既权威又贴切。这一点在高考中也有体现。2023年天津高考真题选择第11题对伊凡四世的考查就源于教材小字关于伊凡四世(1530-1584)的介绍这一部分。
教材辅助系统中,我们还要尤其重视地图,要将教材中的地图与教材图文结合。例如纲要上第22课《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中提到的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在高考中已经考过两次了,一次是2018年天津高考真题考查江西瑞金苏维埃政权所在地,一次是2020年天津高考真题考查遵义会议所在地。
二、注意新教材新变化
新高考下,高考取消了考纲。因此,教师要抓好课程标准,了解教材的重点、难点。学生也可以充分利用教材每单元单元导言部分的最后一段所涉及的问题,几乎和课程标准是一致的,因此可以在复习时作为考题来复习。另外,还要注意新教材涉及的新重点、新线索,例如中国古代史部分提到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华夏认同、民族交融、边疆治理等,世界史部分提到的多元起源、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等。也要注意新概念,如多元一体、全球治理机制、冷战思维等,一定要下功夫找权威概念解释,并要能深入浅出把握概念的内涵。
三、复习进度安排
按照往年的进度,一般来说,一轮复习先按纲要进行通史复习,纲要结束后再按照选修进行专题复习。此外,在平时练习中,除了注意教材知识的查漏补缺外,还要重视答题方法的反思总结,形成学法。例如选择题最佳选项题如何选择,材料题如何概括,结合所学如何将平时知识有效迁移,论述题多种类型思路如何作答等等。总体上来看,一轮复习时间长,内容多,也是高中历史最后的机会,一定要抓住。
经过一轮复习的千锤百炼,二轮就是将选必修整合,融会贯通。以中国古代史为例,我们在一轮复习时形成了中国古代史的学习图表。
在这张图表中,横向每行是必修通史学习,纵向形成的就是选修的专题学习。将知识融会贯通,重复部分自然就是重点。在二轮复习结束后,以各区模拟题为主进行练习、讲评。
在最后5月底三轮复习中,我们可以对近三年考点总结,适当减少注意这些考点;对比较重要的周年进行梳理,梳理天津地方史,梳理热点,做高考前最后的冲刺。
杨村第一中学 尹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