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中国足球协会职业联赛工作会议在苏州召开。会议对2023赛季职业联赛工作进行了总结,对2024赛季职业联赛准入和筹备工作进行了沟通。如果用8个字对这次会议进行汇总的话,那就是“稳步推进,拒绝冒进”。
作为新赛季开始前的政策宣讲会,这次职业联赛工作会议却没有引起外界的太多关注。原因很简单,新赛季很多基础性的政策基本保持稳定,比如报名、转会、升降级、递补、外援报名和上场等,都和2023赛季基本一致。在联赛和国家队配合方面,中超给世预赛留下的时间是7天,属于正常安排。
此外,在赛程方面,通过提前的准入审核后,三级职业联赛将全面恢复到3月份开赛。其中,中超联赛计划3月1日开赛,11月2日闭幕。赛程的延长有益于更加合理地安排比赛时间,同样可以保证比赛质量的提升。对于从业人员和球迷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在一些关键性的政策制定上,职业联赛保持着必要的谨慎态度。例如异地转让未来很可能放开,但在近期不会通过。同样,在俱乐部中性名的基础上进行球队冠名问题,有类似的计划推出,但落地与否仍需观察。这次职业联赛工作会议“平淡无奇”的背后,也兑现了中国足协的承诺,那就是广泛听取意见,保证政策的延续性和一致性。
在职业联赛工作会议的历史中,出台过多次“奇葩”的政策,例如U23强制出场方案以及中性名的改革方案。这种“一刀切”的做法,损害了联赛的价值,对于投资方同样缺乏尊重。此外,职业联赛工作会议曾多次出台限薪方案,尽管引发了外界的关注,但最终因无法落实成为笑谈。
保持各级职业联赛的稳定,是中国足协目前作出的正确选择。在中国足球相对低迷的情况下,减少对于职业联赛的折腾和伤害,远比推出“奇葩”的政策更有帮助。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尊崇职业联赛的自身发展规律,是中国足协迈出的重要一步。
本报记者 申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