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翦颇牧,用军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这四句话,是古代启蒙读物《千字文》里描述的“战国四大名将”,分别是白起、王翦、廉颇、李牧。其中王翦是秦时频阳(今陕西富平)东乡人,史书中说他“少而好兵”“始皇师之”,是个从小就喜欢研究兵法、秦王嬴政都把他奉为老师的大军事家。王翦为将最大的特点就是重智不重力,在他看来,打仗绝对是个脑力活儿。
● 通权达变 避实击虚
秦王政十四年(前233年),秦国派大将桓齮率兵十万攻打赵国都城邯郸,赵国名将李牧沉着应战,结果“秦师败绩,桓齮奔还”。秦王嬴政知李牧是块难啃的骨头,只能静待时机。秦王政十八年,赵国遭遇严重旱灾,加之连年战争,饥荒遍野,民不聊生,秦王嬴政见机决定再攻赵国,这次他任命的主帅是王翦。
王翦率领秦军首先攻下井陉关(今河北井陉),截断了赵国的后路,随后几十万大军顺势包围了都城邯郸。即使在国家遭遇重大灾害、人心浮动、军心不稳的情况下,李牧依然积极迎战,根据赵国的地理优势,制定了北守南攻的军事战略。几番搏杀下来,王翦率领的秦军也没能占到太大的便宜。王翦见强攻不成,马上转换思路,决定避实击虚,悄然玩起了间谍战。
王翦一边亲笔写信给李牧,提议休战,商谈罢兵讲和之事;一边请示秦王,派人重金贿赂赵王迁身边的宠臣郭开,离间李牧君臣。秦王接到王翦的密奏,马上派王敖潜入邯郸,以万金赢得了郭开的欢心。郭开本就嫉妒李牧的才能,于是在赵王迁耳边吹风,说李牧在前线与王翦勾结,有叛赵之意。
赵王迁派出使者调查,果然发现李牧与王翦有书信往来,遂信以为真,便派赵葱取代李牧接替主帅之职。李牧听到这个消息悲愤不已,于是将军队的印章悬挂于帐中,换上便服走了。赵葱接任后,下令搜捕李牧并将其杀害,赵国的士卒听说李牧被杀,斗志全无,纷纷逃散。
王翦见此,笑着对部将说:“破赵之机,只在目下。”随即率军直逼狼孟(今山西阳曲),赵葱在战斗中被王翦斩杀。没有了李牧的赵军一溃千里,秦军趁势兵临邯郸城下。
秦王嬴政听到胜利的消息亲自赶到前线,看到邯郸城城墙高大坚固,易守难攻,如果硬冲恐怕旷日持久,而且死伤众多。王翦看到秦王凝重的脸色,笑着说:“大王不必担心,我自有计策。”秦王侧耳倾听,王翦说:“想要不费一兵一卒攻破邯郸,需要里应外合,这‘里’还在郭开身上。咱们让郭开传言于赵王,晓以利害,赵王害怕了肯定会投降,邯郸便可不攻自破。”
秦王同意了王翦的战术,派使者混入邯郸城中,见到郭开说:“如今秦国大军兵临城下,邯郸城破只在旦夕之间,你如果劝说赵王投降,秦王答应授予你上卿的职位。”郭开知道大势已去,满口答应了降秦之事。随后,他一边连吓唬带哄骗赵王投降,一边写信给王翦,陈说献城之策。没几天,秦军便兵不血刃拿下了邯郸城,秦王嬴政端坐于赵王王宫,接受了赵王迁的投降。
《孙子兵法》说:“故三军之事,莫亲于间,赏莫厚于间,事莫密于间。非圣智不能用间,非仁义不能使间,非微妙不能得间之实。”战争并不都是战场上面对面的厮杀,善于运用间谍战分化瓦解敌人,从内部攻破坚固的堡垒,是一种投入少、产出高的策略。毫无疑问,王翦熟知谍战的奥秘,以智破力,虽有胜之不武之嫌,但象征胜利者的桂冠却在他的头上闪耀。
● 进不求名 退不避罪
秦王政二十三年,秦王欲扫除统一天下最大的绊脚石楚国,便问青年将领李信:“我想攻打楚国,如果派你为将,需要多少人马?”李信信心满满地回答说:“我看二十万人马足矣!”秦王又问时已年届八旬的老将王翦,王翦屈指算了半晌,回答说:“最少也要六十万人马。”秦王笑着说:“王将军老喽,多么胆怯呀!李将军真是果断勇敢,他的话是对的。”于是拜李信为大将,蒙武为副将,率军二十万征伐楚国。王翦没有说什么,只是摇头叹息,随后以有病为由,回到故乡频阳养老。
第二年,李信率二十万大军进攻楚国,结果被楚将项燕以诱敌深入之策击败,两座军营失守,七名都尉阵亡,李信自己侥幸逃回秦国。
秦王听到消息,想起当初王翦的话,于是亲自赶到频阳向王翦道歉说:“寡人没有采用将军的计策,才有了李信今日之败,玷辱了秦军的声威。我知道将军身体有病,但这个时候您忍心丢下寡人不管吗?”王翦推辞说:“我年龄大了,身体也不比以前,恐怕不能带兵了。”秦王说:“从前的事儿已经过去,不要再说了。”王翦无奈,只好说:“如果非要让我带兵攻打楚国,非六十万人不可。”秦王说:“一切听您的安排。”
王翦率领六十万大军将要出发,秦王嬴政亲自到灞上送行。临别之际,王翦没有像往常一样表达必胜的决心,反而“请美田宅园池甚众”,要求秦王封赏自己大量的良田、宅院和园林。秦王很诧异:“将军行矣,何忧贫乎?”将军您尽管出发吧,难道还忧虑贫穷吗?王翦不依不饶地说:“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向臣,臣亦及时以请园池为子孙业耳。”担任大王的将领,即使立了功,终究也是不会得到封侯之赏的,所以趁着大王任用我的时候,只好讨些田宅作为留给子孙的产业。秦王听了哈哈大笑。
王翦率大军行军至函谷关(今河南灵宝)途中,他连续五次派专使飞驰咸阳,要求的事儿只有一件:请秦王给予足够王家五辈人享用的田地。最后连王翦身边的随军副将蒙武都看不下去了,忍不住劝王翦说:“将军您如此跟大王要东要西,是不是太过分了?”王翦笑着回答说:“不然。夫秦王怚而不信人。今空秦国甲士而专委于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秦王坐而疑我邪?”你太不了解秦王这个人了。咱们大王性格猜疑善变,不会轻易信任人,现在他把倾国之兵都交到我的手上,如果我不多多地索要良田大宅作为封赏,反而会令大王猜疑我。
行军打仗最怕的不是正面的敌人,而是背后的诬陷、掣肘,甚至是最高层的怀疑。王翦显然深谙此理,所以他不断伸手向秦王要待遇,其实并不是他真的贪财,而是他深知秦王的品性。六十万大军交到一个人手中,怎么能不令人疑惧丛生。现在他只是志在田宅,虽然自污形象,但却坚定了秦王的信任,毕竟一个没有政治欲望的将军才是容易驾驭的,也是让人放心的。
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个办法是十分奏效的,“进不求名,退不避罪”的王翦让秦王始终信任有加,在整个伐楚过程中都没有出现横生枝节的掣肘之事。应该说,战争从来都不是单纯的军事行为,正是在政治上的深谋远虑,保证了王翦在军事上的胜利。
● 以强示弱 观衅而动
王翦带领六十万大军出了函谷关,直逼楚境,楚王闻报不敢怠慢,急忙集结起四十万楚军,以名将项燕为主帅迎击秦军。王翦见楚军来势凶猛,便在秦楚交界的天中山(今河南汝南),利用险峻山势,连营数十里,构筑工事,坚固营垒,驻足不前。
这让项燕有些看不懂了,按照通常的战争规则,远道而来的大军都急于速战速决,而王翦明明拥有六十万的虎狼之师,从数量上对楚军形成碾压之势,却并不急于进攻,而是摆出了一副防守的架势。史书中记载战争的过程:“王翦坚壁不与战。楚人数挑战,终不出。”项燕派出部队,每天登门骂战,想激怒秦军,可每次都像石头扔进了海绵里,一点儿声响都没有,之前对付李信的策略全然不起作用。在近乎一年的时间里,秦楚两军相安无事。秦军如此怯战,最终项燕总结出的原因是:“王翦老矣!”
王翦率六十万大军也不出战,整天都在做些什么呢?“王翦日休士洗沐,而善饮食,抚循之;亲与士卒同食”,就是每天组织士兵睡觉、洗澡,想办法改善伙食。王翦自己也是放下身段,每天和士兵一起吃饭,一起拉家常,慈祥得就像邻家的爷爷。时间长了,这些年轻的士卒天天吃好喝好,个个精力爆棚。有一天,王翦问士兵说:“最近军中开展什么文娱活动啊?”士兵回答说:“正在玩投石、跳远的游戏。”王翦点点头,自言自语地说:“可用矣!”
此时,项燕早已熬得不耐烦了,他丝毫看不出王翦的意图,而楚军也因日久而士气低落,便率主力向东移动。楚军这一举动让王翦看到了机会,他立刻派出精锐部队,跟着楚军的屁股一路追杀,楚军军容大乱,丢盔弃甲抱头鼠窜。在蕲南(今安徽宿州东南),项燕在逃跑途中被秦军杀死。群龙无首的楚军彻底陷入了混乱状态,王翦乘胜扩大战果,迅速占领了楚国的大片领土。一年后,王翦的大军攻破楚国都城寿春,秦王嬴政大喜过望,亲自接受楚王负刍的投降。
当初,秦王嬴政因为王翦避不出战而十分着急,屡屡催他出兵,可王翦我行我素,始终按兵不动。过后王翦解释说:“楚国地域广阔,兵力众多,如果我们轻率深入,可能重蹈李信的覆辙。我们在此驻守,必能吸引楚军在我们的正面。我们又不出战,时间一长,楚军势必松懈,届时再乘势一击,便可一举灭之。”秦王听了,赞叹不已。
苏东坡曾以小儿拔牙来形容王翦平楚的战术,他说“善用兵者,破敌国,当如小儿毁齿,以渐摇撼,而后取之,虽小痛而能堪也。若不以渐,一拔而得齿,则取齿适足以杀儿。王翦以六十万人取荆,此一拔取齿之道也。”意思是说,善于用兵的人,击破敌国,应该像小孩子坏了牙齿一样,用渐渐摇动然后拔取的方法,这样虽然会痛可是能够承受,如果不渐渐地拔,而是一下拔取牙齿,那么拔取牙齿的疼痛有如杀了那个小孩那么疼。王翦用六十万大军破楚,用的就是一下就把牙拔掉的方法。苏东坡的比喻很有道理,王翦打仗,很少进行正面对抗,让自己每天都陷入打打杀杀之中,因为这种战法即使取胜,也可能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他总是以静制动,在静中积蓄力量,在静中耐心寻找敌人的漏洞,然后不动则已,一击必中。
《孙子兵法》中把为将的标准称为“五德”,即“智、信、仁、勇、严”,其中把“智”放在五德之首。善于用智的王翦成为“战国四大名将”中战绩最为辉煌,又最为长寿的将军。用静水流深形容王翦最恰当不过,他平静的外表下,其实蕴含的是真正的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