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嘉宾
卢政营
天津财经大学旅游研究与
规划中心主任
京津冀自古地域一体、文化一脉,拥有深厚的文旅资源。三地如何顺应文旅消费转型升级新趋势,构建互为资源、互为目的地的旅游共同体?记者就此采访了天津财经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卢政营。他认为,三地应穿珠成链、连片成面,激活区域内文旅产业潜力。
京津冀文旅资源“家底”雄厚。北京是东方文化的代表城市,拥有皇家建筑、国粹京剧以及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环境塑造了天津中西合璧、古今兼容的城市风貌;而河北省则是国内唯一兼有高原、山地、丘陵、平原、湖泊和海滨的省份。据统计,区域内集中了8处世界文化遗产,占全国总数的近1/5;拥有国家4A级及以上景区200余处,占全国总数的1/10。
卢政营认为,从历史渊源、地理环境、资源禀赋分析,京津冀深化文旅产业协同具有天然优势。三地应发挥“珠联璧合”文旅互补优势,突出古今交融,深入挖掘运河、长城、红色资源等旅游资源间的内在联系,跨区域穿珠成链、连片成面,打造京津冀游客打卡地,推出一批度假游、多日游文旅线路。与此同时,持续推动落实京津冀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监管一体化工作,开展京津冀文旅信用+经济新型消费试点,推动信用+应用场景落地。
从天津的资源禀赋特点看,他建议充分利用我市九河下梢的独特优势,针对北京、河北省两地近程市场缺少大型亲水旅游项目的实际,以海河、大运河等为载体,打造亲水旅游“链条”,为京冀两地游客提供丰富的亲水体验。同时抓住国际赛事和长城马拉松的品牌号召力,建立京津冀长城马拉松联盟,联合开发长城马拉松资源,形成有影响力的国际赛事。
卢政营还建议,应强化品牌共享京津冀都市圈战略,以精品“链条”及辐射区域为核心卖点,开展对长三角、大湾区及重点海外市场的联合营销活动,放大“京津冀都市圈”大品牌对旅游目的地城市的拉动作用。联合互联网企业,共同推介京津冀旅游精品线路,细分线上旅游客群,通过线上种草、线下打卡、话题征集、流量导入、优惠活动等多种形式,强化京津冀旅游精品线路对线下消费的影响,塑造“周末游京津冀”的品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