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绿水青山的美丽“颜值”,蕴藏着金山银山的丰富价值。增加城市“含绿量”,拓宽“两山”转化路径,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会更加“郁郁葱葱”。
生态环境保护,事关高质量发展,事关高品质生活。夺目的绿色之中,蕴藏着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集聚着发展的潜力和后劲。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关系,生态环境保护的成败归根结底取决于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做到这一点,尤须学会“十个指头弹钢琴”,既统筹兼顾,又突出重点,既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又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将生态优势转化成发展优势。
发展的“含绿量”越高,“含金量”越足。“含绿量”并不只来自风景之“绿”,也来自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的构建。如今,垃圾经过处理后可以成为再利用的新资源,光伏发电等技术既踩下了碳排放的“刹车”,又加大了新能源发展的“油门”……新产业、新业态的不断涌现,折射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之变,呈现出“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的深刻意蕴,也不断为“两山论”写下生动鲜活的注脚。
用“含绿量”提升“含金量”,探索更多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这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必然选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放眼我们这座城市,绿色生态屏障建设,让林下经济、森林碳汇等绿色产业发展呈现广阔前景;加快技术改造步伐,降低污染物排放强度,节能减排让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得益彰……
“只有把绿色发展的底色铺好,才会有今后发展的高歌猛进。”我们既要看到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明显成效,又要深刻认识存在的差距不足,咬定青山、久久为功,向生态要红利、向绿色要动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发展之“质”一定会更加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