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海派家具最明显的特征是以红木、花梨木为材质,但是,区分是否为民国时期的“老海派”,就看它是不是“全红”。
老海派家具露在外面的都是高档的红木、花梨木,但是它的背板、抽屉侧板、底板一般是香樟木或白松。为什么不通体用红木呢?这里面有一个玄机,至今许多人没有想明白。中国是一个崇尚红木的国家,没有哪一个国家像我们那样喜爱红木,没有哪一个地区像上海人那样一掷千金地做红木家具。这股风似乎成为新世纪前后全国的时尚。参观家具厂或到摆有古典家具的家庭,常听到这般不无炫耀的介绍:我们的家具“全红”。为了说明全部是红木,主人会打开抽屉,说连抽屉底板、里面的侧板都是红木的。而且还要说,靠着墙壁的背板也是红木的。面对这种介绍,觉得民国海派家具藏着一种比现在人高明的智慧。
家具是有里外之分的,露在外面的部分要美观,藏在里面的要实用。就像人的脸,粉搽在脸上,显露她的美;而不露的部分需要的是健康。顺着这个思路说说抽屉。抽屉的发明是家具的进步,它将原本画案的桌面功能加添了“暗箱”功能。由于抽屉只有一面冲外,其他几面均在里面,清代和民国家具的抽屉,除外面的抽屉面板与家具材质一样外,其他三面内板与底板均采用松木类的软木。是不是那个时代的人不讲究,抑或舍不得用上好的木材?其实不是,那时的“大款”们,该讲究的地方一定不含糊,他们的抽屉不是“全红”也是一种讲究,一种实用的讲究。
我们知道,抽屉是家具的“活动”部件,需要的是轻灵活泛,之所以用松木(一般为白松,质轻、不裂且耐磨)做抽屉侧板,松木的轻软不仅抽拉轻便而且摩擦的声音小。用硬木做内板底板抽拉则显得沉重且滞闷。古人不是用不起红木做抽屉,而是考虑了一种实用性。正像绫罗绸缎金贵,但谁能拿它当被里子用?没听说哪个大款炫耀他家的棉被是“全绸”的,那舒服吗?
这种理念在民国建筑和民国天津洋家具中也有体现。上海有许许多多花园洋房,最奢侈的门窗是柚木的,柚木在民国时期与红木等值,为什么用柚木而不用红木,因为柚木不易变形,而且不裂,木质比红木轻。在这一点上,国人再喜欢红木也不会犯傻弄一堂红木门窗。任何的讲究应是以实用为前提的。真正的讲究是“讲适宜究物理”,而不是拼谁财大气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