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满庭芳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3年08月29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徐森玉智护馆藏典籍(图)
孙玉蓉

  近百年来,能够把经典典籍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诚非易事。

  民国初年,教育部直辖的京师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的前身,珍藏着大批典籍,如由清内阁大库移藏的善本约有三万余册,内有《永乐大典》八十余册;敦煌石室唐人写经八千余卷;文津阁《四库全书》六千一百四十四函、三万六千三百册,完整无缺。“实可称为研究国学者一比较完善的图书馆”(历史学家陈垣语)。对于这样的藏书重地,1926年初,竟然发生了教育部部员拟以馆藏善本和《四库全书》为抵押的索薪事件。幸亏京师图书馆主任徐森玉(1881—1971)出面调停,才使国宝典籍躲过一劫。

  这里所说的“京师图书馆主任”,相当于常务馆长。那时节,教育部为节省开支,均由教育次长兼任京师图书馆馆长,因不取兼职薪金,自然也就很少过问馆中事宜。所以,馆内的“主任”就是全权领导。

  教育部斯文之地发生这样的事情,平心而论,也是被逼无奈之举。那些年,军阀混战,政局多变,民生疾苦无人问津。教育部经费严重短缺,“部员以欠薪饥困,群起为索薪之举”。如1922年3月3日,教育部就曾派人向财政部索薪,遭到京畿卫戍司令王怀庆军队的干涉。当时,京师图书馆也委派了驻教育部索薪代表。5月27日,教育部“拟联合附属各机关一致罢工,要求欠薪代表征求同人意见”。28日,京师图书馆开会,“议决本馆取同一态度,午后起,暂行停止阅览,馆中同人分班赴部开会”。7月15日,就发生了“陆军部人员向董绶金财长索薪,董财长为索薪人所殴,肇事地点即在国务院中”的事件。8月12日上午,俞泽箴也跟同事们一起至教育部,参加索薪会议。11月14日,教育部再次“为索薪事开会,以未得要领,议决明日罢工。教育前途正不知作何变化也”。11月25日,“部中开索薪大会,议决明日起附属机关一律罢工”。就这样折腾了一年,欠薪的顽疾到底未能解决。1923年6月12日,京师图书馆“以索薪停止阅览”,直至11月29日,教育部索薪会议议决,要求恢复办公止,该馆停止阅览已经五个多月,问题的严重性可见一斑。

  据俞泽箴记载,1923年10月27日,“发薪三成许”。同年12月27日,“馆员发四成薪”。1924年1月11日,“部中来文,馆中全体减薪八折,余亦仅得六十元矣”。1925年10月1日,“得馆薪六成”。“枵腹从公”已是常态。11月25日晚,俞泽箴致函钱稻孙,询问近日教育部中索薪事。次日晚,钱稻孙以电话告知,索薪确有其事,虽未通知京师图书馆,但是,有他在教育部,只要请款有得,不会落下图书馆的。事实上请款谈何容易!一个多月后的1926年1月5日,事态就变得严峻了。俞泽箴在日记中写道:“今日教育部部员开索薪大会,议决将本馆善本、《四库》一律移入教部,由索薪会中人共同保管……上灯后,执行委员罗普、崇岱、谭孔新等十一人来,出会中公函,索取书籍,势颇恟恟,因招森玉来,再四开导,仅取去《善本目录》二册,《四库简明目录》十二册。险矣!”俞泽箴记述得十分真切,幸亏京师图书馆主任徐森玉赶来,面对气势汹汹的索书执行人,镇定自若,苦口婆心,“再四开导”,最终达成协议,仅取去十四册重要书目作为抵押,方使意外事件转危为安,化险为夷。

  徐森玉先生有主见,有胆识,有担当,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没有为眼前利益而随波逐流,关键时刻以自己的人格魅力,保全了国宝典籍。从京师图书馆馆员俞泽箴的晚年日记中,看到徐森玉先生保护馆藏典籍的往事,令我们肃然起敬。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