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岁的化学老师给80岁的学生们上课,这样别具一格的课堂可是不常见。在南开区静雅老人院就住着这样一群可爱的老人,他们穿着校服,做着搞笑“逝验”,无论多么调皮捣蛋的学生,在老师的眼里也总是“啥也不是”。在“90后”陈卓的镜头下,老人们生动地演绎着化学课堂上发生的各种趣事,人们通过“哏都养老院的哏事”(抖音账号)不仅看到了一群充满活力、有趣可爱的老人,也让人们对养老院有了全新的认识。
拍摄短视频不是宣传的手段
而是服务老人的工具
记者:您是从何时开始尝试在养老院里拍摄短视频的呢?
陈卓:我们最初的尝试是在今年的四月中旬,那时还是以记录老人们在养老院的日常生活为主。后来我们觉得只是这样简单的记录不够有趣,我们就带着老人们开始了短视频的创作。第一个创作板块叫“介是嘛”(这是什么),我们会把一些当下年轻人喜欢的新奇古怪的东西放到他们面前,看看他们会有怎样的反应。通过这段时间的拍摄,我们发现老年人其实对新鲜事物并不排斥,只是缺少接触它们的渠道,而我们想做的就是把这个渠道搭建起来,丰富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而不是让他们每天按照养老院的规范化模式来生活,他们也有权利选择自己想干什么,不想干什么。
记者:“哏都养老院的哏事”开始受到关注好像是从“养老院的化学课”这个系列开始的。
陈卓:是的。“化学课”系列算是我们第三阶段的创作了,通过演绎和戏剧的方式来帮助老人们寻找到他们的价值。比如视频中扮演化学老师的那位老人,她退休前就是一位化学老师,我们希望可以通过拍摄短视频的方式,唤醒她三十年前的记忆。还有其他角色,我们也是根据老人们年轻时的经历或是他们的职业和性格特点进行创作的,我们不需要老人们去扮演怎样一个角色,而是想让他们找回曾经的自己。
当然,还有一些老人他们会有自己希望扮演的角色,比如演个大老板或是领导,将他们对于自己人生的那一份期待投射到这样一个小小的角色中,从而获得在戏剧上的体验感和成就感,也在演绎中弥补了自己未完成的心愿。
记者:在您的短视频中出现了好几位很有意思的老人,网友们都戏称他们为“网红爷爷”“网红奶奶”,您能介绍一下他们的情况吗?
陈卓:那我就拿“化学课”系列来说吧,比如在这里面扮演化学老师的余老师,她今年已经90岁了,她退休前是耀华中学的化学老师。她是一位非常热爱学习的老人,对于拍摄短视频这件事她是真的当作很重要的事情去做,而不是简单地配合和应付我们。每次我们写好的文稿,余老师都会先拿去和她的家人们沟通一下,看看有关化学的用词是否严谨,内容在科学逻辑上是否合理,每堂化学课的内容都是经过我们和余老师精心设计挑选的,并不仅仅是为了搞笑而拍的段子。
还有一位就是卡尔爷爷,这位爷爷也很有意思,每天都带给我们很多欢乐。他曾是一位公交车司机,也是大学毕业。他很喜欢表演,在这方面也很有天赋,所以我们也充分发掘了老人这方面的能力,让他在拍摄过程中尽情地发挥。每次看卡尔爷爷的表演,就让我们想起自己曾经上学时的样子,很有感染力,甚至都让我们忘了这是一群已经年过八十的老人。
记者:用拍摄短视频的形式来记录生活这很常见,但是以养老院为背景的短视频创作好像并不多。
陈卓:的确,可能大部分人都会觉得养老院的生活是很枯燥无聊的,老人们每天就是按时吃饭、活动活动身体,或者聚在一起下下棋、聊聊天,没什么特别的。但在我看来,老人们能做的事还有很多。其实拍摄短视频并不是我们用来宣传养老院的一种途径,而是用来服务老人的一种工具,就像有的养老院会带老人们一起做操,我们就是给老人们拍段子,让他们玩起来,然后再通过拍摄短视频的形式把这个过程记录下来。将这些视频发布在抖音上,也是希望可以将老人们的这份快乐传递给更多的人。我们也没想到这些视频可以“火”起来,随着网络上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我们也从网友那里收到了很多正向的反馈,大家不仅爱看我们的段子,喜欢这些可爱的老人,也对养老院的生活有了全新的了解和认识,我想这对我们来说真的是意料之外的惊喜。
记者:拍摄了这么多段子,您印象最深的是哪个?
陈卓:在“化学课”系列里,我们创作了一期有关南天门的视频。在中国人传统的观念中,人们是很忌讳谈论死亡这个话题的,尤其是老年人更是会有意地回避这个问题,但是我们养老院的这些老人不仅不回避,还有勇气去面对它,并且把它变成段子玩出来,玩出了状态,玩出了乐趣,这种豁达的精神真的让我很钦佩。
我曾经看过一部动画电影叫《寻梦环游记》,它提到的一个观点我很认同,生命的终结指的并不是物理上的死亡,而是当这个世界上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消失了,你才算是真正的消失。作为养老行业的从业者,我们能做的就是减慢这些生命消亡的速度,找到他们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让这些生命被更多的人看到和记住。
在有限的生命里绽放光彩
老人们的智慧值得被看到
记者:您是怎么来到这家养老院工作的呢?
陈卓:这家养老院其实一直是我们家里人在经营,之前我一直在外地工作,今年年初家里人提出来希望我回到天津,我也希望可以有这样一个机会和老年人们多接触接触,感受一下他们的生活和心理状态,我觉得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于是就回来了。
记者:在和老人们相处的这段时间里,您有怎样的体会?
陈卓:我觉得有两点让我感受很深。第一点,我们总说人老了,这个老指的其实是身体机能上的老化,但人的心智永远是从幼稚走向成熟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见识越来越多,思考的能力也在逐渐增强,因此老人们一生积累的智慧是应该和值得被看见的。这也是为什么我想要把镜头对准这些老人,我希望可以把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记录下来。
余老师曾对我说过一句话:“我曾经是一位老师,但现在我只是一位老人。在短视频这件事上,陈卓你是我的老师,人要老有所学,才能老有所乐。”余老师的这番话真的很触动我,这样一位有智慧的老人到如今还依然保持着学习和探索的精神,和他们每天相处在一起,对我的影响也很大,我从这些老人的身上也学到了很多。
第二点就是自从我来到养老院,我总在思考一个问题,这些老人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是优质的养老环境,还是专业的照护理念?当然,这些我们需要给老人们提供,但最重要的是满足他们心中的那份牵挂。这份牵挂不仅是他们心里的牵挂,也有外界对他们的牵挂。拍摄短视频这件事就恰恰为老人们提供了这份牵挂,每天我们都会在固定的时间进行拍摄,老人们总会早早做好准备,开始期待新的一天的拍摄,即使是那些没办法参与进来的老人们,他们也会准时坐在一边,看着我们拍摄,给我们提供一些建议,仿佛这件事并不是只有我们几个人在完成,而是变成了整个养老院的牵挂。
当视频发布在网上,老人们的家人也会看到,他们通过视频看到老人们在这里的生活,也会放心许多。再有就是网友们对老人们的牵挂,视频发布后的每一条评论我都会看,也会读给老人们听,当他们听到有那么多的陌生人喜欢他们,关注他们,他们也会觉得自己的价值提升了,现在在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心里也收获了极大的满足感。
记者:当下“养老”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社会话题,作为养老行业从业者,您有什么想说的吗?
陈卓:现在人们对于养老院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误区,觉得把老人送进养老院就是不孝顺的表现。但我觉得人们也必须要面对当今社会的确存在“养老困难”的问题,而我们作为养老行业从业者,就是希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这个困难。我们总会习惯性把“家”定义为一个物理空间,但其实有爱的地方才能被称作是“家”。
作为养老院,我们希望的是可以给老人们提供更多的选择,让他们的晚年生活依然可以精彩。人不管多大年纪,永远拥有选择生活的权力和发挥自身价值的能力,如何让老人在有限的生命里绽放最后一段光彩,是我们最想要去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