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作者新近完成的一部诗集,多为短诗,连题目都没有。按照诗人自己的说法,这些作品叫禅诗。禅诗不是一个新概念,在中国诗歌史上早已有之。这些禅诗是作者对传统禅诗写作的一种延续和创新,也是他在诗歌艺术探索上的一种有益尝试。
禅诗在题材上极为广泛,篇幅短小,其核心是要有禅意。所谓禅意,其实就是一种超然的人生态度,具有出世的特征。需要强调的是,出世不等于厌世、逃避。在很多时候,出世是一种人生态度,一种深入世界的方式。
在艺术表达上,邱华栋的禅诗借鉴了传统禅诗的一些艺术手法,也有自己的独到摸索。这些诗篇幅短小,点到为止,不把自己所体会到的体验、思考、感悟全部说出来。比如“茶满了/茶杯空了,留有余香/茶又满了”,具体的“茶满”和空杯的“余香”相互交织,形成了诗人对不同的“满”的状态的理解;“强风吹起时/飞得最高的,是垃圾”,这样的诗既有传统意味,更有现代意味。仅仅两三行,或者三五行,诗人就写出了对某些现象的思考,甚至蕴含了对人生、现实的思考,读起来余韵悠长。
这些诗注意留白,追求含蓄蕴藉的美学张力,有时只点出现象或事实本身,而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则融合其中。比如“楼兰,无楼,无兰/一片废墟。我无言”,借助对“楼兰”二字的解读,想到了“楼”“兰”──这些由地名生发出来的意象既体现了一种艺术上的机智,又都是对精神的思考,于是面对“一片废墟”时,“我无言”成为作者的真实感受;“梁武帝问:我对面坐着的,是谁?/达摩说:不认识!”现实生活中,不能认识自己的人其实大有人在,有的是不自知,有的是忘我,二者的境界其实相差很大。这些作品写的好像都是外在的物象或者事件,但组合在一起,实际上写的是人,而这些现象背后的、作品中最关键的信息,其实都是隐藏起来的,需要读者反复阅读、思考。
诗人关注的主要是来自当下的现象、个人经历,以及由此引发的思考、感悟,和现实结合得较为紧密,其观念已经超越了传统的禅诗内涵。“好话不可说尽/福气不可都来”,“闪电再快,也能被我的目光追赶/雷声再响,而闪电已将它遗忘”,“真相/在石头缝里沉默/青苔/是醒目的线索”……这些诗篇写的似乎都是大家熟悉的事物或现象,但诗人真正目的是写人生,尤其是他自己所感悟、认可的人生态度,这些感悟、态度在很多时候是隐藏在文字背后的,关涉现实、关涉人心、关涉精神、关涉境界,甚至最终关涉人的命运,需要我们慢慢揣摩,尤其是要结合他人经验、个人经历进行揣摩,才能从中获得深度思考和有效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