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文史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3年07月03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历史随笔
独善其身 身心自由
清风慕竹

  汉桓帝延熹七年(164),太尉黄琼去世。

  葬礼在黄琼的家乡江夏(今湖北东部)举办,来自四面八方的名士都前来哀悼,人数多达六七千人。其中有一个人举止十分奇怪,他书生打扮,衣服很破旧,背着一个大大的布袋子,来到黄琼的墓前,并不是如常人一样呈上自己的“谒刺”,即名片,以表明自己的身份,只是摆出了鸡和酒做微薄的祭祀,随后哀痛地哭泣,哭罢便起身离去。

  围在周边的名士问丧宰(葬礼主持人),丧宰说:“来人看着像是一个书生,穿得很朴素,哭得很哀痛,只是不曾留下他的名字。”当时参加吊唁的名士郭泰听说此事,说:“这个人一定是徐稚。”然后派一个能说会道的朋友茅容骑马追他。

  不久,茅容回来了,那个人果然就是徐稚。他曾经拜黄琼为师,学习经史,后来黄琼被征召做了官,徐稚便不再登门,与老师断绝了联系。黄琼很欣赏他,也曾以朝廷的名义征召他,但被他拒绝了。等到黄琼去世归葬故里,徐稚自己背着干粮,从南昌徒步近700里赶来吊唁,真是“邀官不肯出门,奔丧不远千里”。

  茅容追上徐稚后,在饭店置办了好酒好菜,请徐稚吃饭,边吃边聊天。然而当茅容问及国家大事,徐稚就闭口不言;谈起耕田种地,徐稚才侃侃而谈。临别,徐稚对茅容说:“回去替我谢谢郭林宗(郭泰,字林宗)吧,顺便把我这话转达给他:大树即将倒下,靠一根绳子可以吊得住吗?何必忙忙碌碌,到处奔波去做无用功呢?”

  茅容对郭泰说完追人的过程,疑惑地说:“孔子说过:可以交谈却不与人谈论,会失去了解别人的机会。徐稚的做法好像不太妥当吧?”

  郭泰说:“不然。孺子之为人,清洁高廉,饥不可得食,寒不可得衣,而为季伟(茅容的字)饮酒食肉,此为已知季伟之贤故也!所以不答国事者,是其智可及,其愚不可及也!”意思说,徐稚为人清正高尚,饥饿时不会轻易接受别人的食物,寒冷时不会随便穿别人的衣服。他接受你的邀请,是因为了解你是个有德才的人。他故意不谈论国家大事,他的聪明才智我们都能理解,他的大智若愚,却是我们万万不及的。

  徐稚是东汉著名的隐士,他生活在汉桓、灵帝时期,此时强大的母族外戚执掌朝政,而皇帝在年纪稍长之后依靠着宦官与他们争斗不休,士人在这种严酷的政治环境里空有澄清天下的理想,却时时以“党人”遭受着各种迫害,以至许多士人仅把当官当作谋生的工具,“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面对大厦将倾的形势,徐稚明智地选择了“穷则独善其身”,避居山野,不问世事。在面对高官厚禄的考验时,他拒绝得十分坚决。

  东汉著名士人集团的领袖之一陈蕃曾被下放为豫章(今南昌)太守,上任之初还没去官署,就问前来迎接的主簿说:“‘南州隐士’徐稚住在什么地方,我要亲自去拜访他。”主簿有些为难,因为按照惯常的礼仪,长官应当先到府里视事,与等候迎接的地方官员见面。陈蕃说:“武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意思说,周武王为了去拜望殷朝的贤人商容,忙得连席子都还没有坐暖,我这样礼贤下士又有什么不对呢!后来,他又经常邀请徐稚来官署做客,并且特地在官署中为他设置一副坐榻,徐稚来了,就放下榻,请他坐,他一走就把榻悬起来,不许别人坐。但即便享受如此的礼遇,当陈蕃邀请徐稚出任郡府的功曹时,他照样拒绝了。

  后来,陈蕃被拜为太傅、录尚书事,相当于出任宰相了,再次上疏举荐徐稚、袁闳、韦著等人。汉桓帝当即命用“安车玄纁,备礼征之”。安车玄纁,就是用安稳的小车、装饰以黑色与浅红色的布帛,表示恭敬的礼节。但三个人都不肯出仕,桓帝很惆怅,问陈蕃说:“徐稚、袁闳、韦著哪个更优秀?”陈蕃回答说:“袁闳生长于公卿大族,能够在平时逐渐接受教育;韦著生长在多礼义之俗的京城附近,就是所说的‘不用扶持自然挺直,不用雕刻自然成器’;至于徐稚,生长在江南土地低洼贫瘠的地方,而特立杰出,应该是最优秀的。”

  徐稚就是这样,终其一生,虽然被世人所欣赏,为朝廷所重视,但他始终恪守着“恭俭义让,淡泊明志”的处世哲学,多次拒绝出仕为官,留下了隐士的名声。在当时复杂的形势下,徐稚虽然没有得到世人所羡慕的荣华富贵,但他却获得了人格的自由。而他的快乐,恰恰源自这身心的自由。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