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日举办的“中银之声”首届天津音乐节闭幕式演出上,享誉世界的著名大提琴演奏家王健亮相天津大剧院,他演绎的德沃夏克《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给天津乐迷带来了深深的震撼与感动。昨日演出前,王健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畅谈对大提琴的艺术感悟和对天津音乐节的感受。
天津音乐节打造高品质生活
记者:本场音乐会的曲目您是如何选择的?对于首届天津音乐节,您有怎样的感受和评价?
王健:这场演出是首届天津音乐节的闭幕式演出,我和乐团想给观众带来最好的艺术享受。德沃夏克《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是大提琴与乐队合作曲目中最著名也是最受观众欢迎的。能够参加首届天津音乐节,我感到非常荣幸。我觉得天津音乐节的推出,不仅丰富了天津市民的生活,给他们带来艺术享受,也给喜欢音乐的外地朋友提供了一个来天津的主题,一定会为天津创造高品质生活作出贡献。
最大的乐趣是用双手创造美好
记者:您和指挥家余隆是相交多年的好友,在舞台上有超出寻常的默契。你们在艺术上遇到分歧时如何处理?
王健:音乐是关乎于审美观的,每个人审美观不一样,我们在音乐上肯定会有分歧。一般来说,当与乐团合作时,我还是要听指挥的,因为指挥是整个作品的领导者。我去跟随乐队比较容易,而乐队跟随我就很困难。当然,如果对作品的处理有想法,我还是会跟他说,他会调整乐队,但这需要非常长的时间。
记者:您在很小的时候就成名了,到现在还能保持非常高的艺术水准。您认为对于一个艺术家的成长,最重要的是什么?
王健: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精益求精的精神。首先要热爱从事的这门艺术,要对自己有要求,然后想办法去做到。艺术是没有止境的前行,想达到的艺术境界和自己手里拉出来的总是有差距,所以要不停地追求,这其中我既得到了乐趣,也有了目标。作为演奏家,我最大的乐趣就是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美好。我非常珍惜这种乐趣,会不停地修补打磨,努力做到更好。
帮助孩子建立审美观
记者: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走进剧场听音乐会,您怎么看待这一现象?
王健:这是很有中国特色的一个现象。国外的演出一般是老年人来听,家长很少会带孩子听音乐会。我觉得,这和我们中国文化有关,我们的文化是非常有上进心的文化,中国人总会不停地提高自己,不停地去追求更美好的东西,古典音乐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我建议家长帮助孩子建立审美观,培养孩子对美好声音的敏感度,就算成为不了音乐家,孩子也会在人生中体会到更多的美好,生活会更加丰富。
记者:前些年,很多孩子以学习钢琴、小提琴等为主,近些年包括大提琴在内的乐器逐渐受到欢迎。您认为相比于其他乐器,大提琴的吸引力在哪里?
王健:现在确实有非常多的孩子学大提琴。虽然没有钢琴和小提琴那么流行,但大提琴也是三大独奏乐器之一。很多人不一定了解大提琴,但都喜欢大提琴的声音,这是因为,大提琴的声音最接近人声,从男低音到女高音,大提琴都可以表现出来。
古典音乐照亮心里的世界
记者:当下人们娱乐的方式非常多,有很多人喜欢古典音乐。您如何看待古典音乐与娱乐的关系?
王健:古典音乐与娱乐有相似之处,娱乐可以照亮我们眼前的世界,但古典音乐可以照亮我们心里的世界。古典音乐在很早的时期也是娱乐,随着人们娱乐方式的增多,古典音乐越来越走向艺术的一面,因为它具备深刻的、庄重的、严肃的、非常有气氛的艺术性,具有真正的艺术价值。